江海方萧瑟,逢君得自然。
论文今日共,同学几人传。
鱼戏水中月,鸟冲岩下烟。
红桥一相送,山磬发遥天。
注释
1 喜僧持至夜坐秋水阁: 这首诗的首句表达了诗人对夜晚与僧人相聚的喜悦。”秋水阁”通常指一种高耸入云的建筑,可能位于山间或高处,周围环境清幽,非常适合夜晚交谈。
江海方萧瑟,逢君得自然: “江海方萧瑟”意味着江海在此时显得更加凄凉、冷清,而”逢君得自然”则表达了诗人与这位僧人相遇后,感受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自然之美。
论文今日共,同学几人传: 这句诗描述了两人一起讨论学问的情景,强调了学术上的交流和探讨,以及这种交流给人们带来的愉悦感。”同学几人传”可能指的是与同道中人一起学习,互相传扬知识。
鱼戏水中月,鸟冲岩下烟: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夜景。”鱼戏水中月”暗示着鱼儿在水中游动时仿佛是在玩耍,而”鸟冲岩下烟”则可能是鸟儿扑棱着翅膀在岩石下方掠过,带起一阵阵烟雾。
红桥一相送,山磬发遥天: 最后两句诗描写了离别的场景。”红桥一相送”意味着有一座红色的桥梁作为离别时的见证,而”山磬发遥天”则形容了远山之间传来的寺庙钟声,为整个离别增添了一份庄严和宁静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秋夜景色。首句通过”喜僧持至夜坐秋水阁”引入话题,为读者展示了一个与僧人共度良宵的美好场景。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江海方萧瑟,逢君得自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以及对与友人相遇的珍视。
第二联”论文今日共,同学几人传”进一步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学术交流和情感交流,强调了知识传承的重要性。第三联”鱼戏水中月,鸟冲岩下烟”则是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通过鱼儿戏水和鸟儿冲岩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尾联”红桥一相送,山磬发遥天”营造了一个离别的氛围,通过”红桥”和”山磬”这两个细节,为整首诗增添了一种离愁别绪的情感色彩。同时,尾联也传达了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让人联想到古人所说的“高山流水遇知音”,体现了友情和艺术追求的高尚境界。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象、深情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内心的世界和对于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