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晴宜着屐,谁意踏烟鬟。
游子方闻笛,幽人正启关。
斜阳红断雪,高月翠空山。
倚槛舒长啸,乾坤几客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五言绝句。

诗句释义:

  1. 初晴宜着屐,谁意踏烟鬟。 - 第一句描述了清晨的阳光下,诗人穿着木屐在赵处士家的楼阁中漫步的情景。”初晴”指的是天气晴朗的日子,”宜着屐”意味着适合穿木屐行走。”谁意踏烟鬟”中的”烟鬟”指的是烟雾缭绕的山岭,诗人意外地踏入了这片被烟雾笼罩的山林之中。

  2. 游子方闻笛,幽人正启关。 - 第二句描绘了诗人突然听到远处传来的笛声,以及一位隐居者正在打开门扉的场景。这里,”游子”和”幽人”分别指代四处漂泊的旅人和深居简出的人。”方闻笛”表示诗人听到了远处传来的笛声,而”启关”则暗示了那位隐居者的家门已经打开。

  3. 斜阳红断雪,高月翠空山。 - 第三句继续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天空中红色的残阳如同被积雪切断一般;而明亮的月光洒在青山之上,形成了一片翠绿的景象。这里的”断”字形容夕阳的余晖仿佛被冰雪切断,”翠空山”则形容了山峦在月色照耀下呈现出一片翠绿色彩。

  4. 倚槛舒长啸,乾坤几客闲? -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站在栏杆旁,放声长啸,感叹自己身处天地之间却如同过客一般闲适。”倚槛”指的是诗人靠在栏杆上,”舒长啸”形容他放声长啸,而”乾坤几客闲”则是表达诗人感慨自己在这个世界上虽然四处流浪,但却像是一位闲散的客人一样,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通过简洁的四句话传达出深邃的情感与画面。首句描绘了一个清新宜人的早晨景象,二、三两句通过笛声和门户的开启,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第四句则通过对夕阳和月亮景色的描述,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最后一句诗人以长啸收尾,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是王维山水诗的典型代表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