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日曈昽刻漏传,鹓班肃立静鸣鞭。
一声胪唱才过耳,五色云高或在天。
幸藉朴诚逢圣世,肯图温饱愧前贤。
粗才未奏《凌云赋》,也向螭头惹御烟。

诗句原文:

初日曈昽刻漏传,鹓班肃立静鸣鞭。

一声胪唱才过耳,五色云高或在天。

译文:
早晨的阳光明媚,钟声敲响,官员们整齐地站立着,等待着宣读名单。
当宣布名字的那一刻响起,我才意识到时间过得如此之快,仿佛只是一转眼的时间,而天空中的五色云彩却似乎还在天际徘徊。

关键词解释:

  1. 初日曈昽:指初升的太阳光芒四射,明亮温暖。
  2. 传胪: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仪式,由皇帝亲自宣读考试结果。
  3. 鹓班:指朝廷官员的行列。
  4. 鸣鞭:古代官员出行时击响马鞭以示警戒。
  5. 胪唱:皇帝宣布科举考试成绩。
  6. 温饱:指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7. 凌云赋:《文选》中的一篇文学作品,此处借指才能出众的作品。

赏析:
这首诗是余敏绅在其仕途中的一个关键时刻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科举考试当天的场景。诗中不仅表达了他对此次科举的重视和对国家未来的希望,也展现了他在荣誉与责任面前的坚定态度。首句“初日曈昽”用“曈昽”形容初升的太阳,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紧接着的“传胪”,指的是皇帝亲自宣布考试成绩的时刻,是整个科举制度中最为重要的环节。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一时刻的期待和紧张感。

第二句“鹓班肃立静鸣鞭”描绘了考生们整齐划一、肃然而立的情景,体现了科举制度对秩序的要求以及士人应有的礼仪。第三句“一声胪唱才过耳,五色云高或在天”则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科举结果公布的瞬间。这里的“五色云”象征着吉祥和美好的未来,暗示了科举成功所带来的荣耀和期望。尾句“幸藉朴诚逢圣世,肯图温饱愧前贤”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品德的认可,以及对过去贤能者的尊敬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科举考试场景的生动描写,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