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帘高挂傍妆台,隐约帘中花半开。
知道春风吹欲透,故教疏影隔将来。
【注释】
湘帘:湘妃的帘子,以竹为主料。高挂:高高地悬挂着。傍妆台:靠近梳妆台。隐约:隐隐约约。风透:春风吹到花上,使花朵儿张开。疏影:稀疏的影子。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幽美的画景:在春天的早晨,湘妃的帘子高挂在妆台上,半开的花朵隐约可见。知道是春风将吹开花朵,故意把花影隔远。全诗写得十分工巧,既写了帘外的景色,又表现了帘内人物的心情。
“湘帘高挂”句,写的是帘幕的式样和位置。湘妃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美女。传说舜帝南巡时,曾路经湘水,看到一位披着长发的仙女在这里浣纱。这位仙女名叫娥皇(一说叫女英),因舜帝被逼死,她痛哭不止,泪滴入湘水,化为一条巨大的碧玉鱼。后来,人们就把这条鱼叫做湘妃,把湘江也叫做湘妃水。湘妃的家就设在洞庭湖畔。相传舜帝的二妃娥皇、女英就葬在湖南洞庭西山。这里的“高挂”,既是指帘的式样,也兼指其位置,紧靠着梳妆台,而“傍妆台”则更具体地说明其位置。这样,湘妃的形象也就非常鲜明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了。接着“隐约帘中花半开”,这一句描写的是帘后的景色。“隐约”两字用得很妙,它写出了帘子虽然高挂,但并不完全遮住视线,因此可以隐隐约约地看到里面的景物;“半开”两字则描绘出花朵儿刚刚张开的样子,给人以朦胧之感。“知道春风吹欲透”,这句诗写诗人对前面景物的观察,他通过感觉知道春天快要过去了。“故教疏影隔将来”两句诗,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把帘子说成是一位有意要隔断春风吹向花上的使者,从而突出了帘子的作用。“故教”,是“特意”“故意”的意思;“隔来”是“挡住”“阻挡”的意思;“疏影”是稀疏的影子;“欲透”就是将要透进的意思。“故教疏影隔将来”,既表现了帘子的式样,又表现了帘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