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阁临风暮色寒,芭蕉长过石栏杆。
绿天深处疑闻雨,墙角吹来月一丸。
这首诗是一首七绝,其意境清新,语言简洁。
诗句释义:
- “掬水园杂吟”:这是诗人自述在园中散步的情景。”掬水”可能指的是捧水的动作,也可能是比喻心情的波动,如水一般不定。园中杂吟则表示作者在这里随意写下了一些诗句。
- “高阁临风暮色寒”:描述了一座高楼站在高处,面对着傍晚时分的寒冷气息。”暮色”指的是日落时天色渐暗的景象。”寒”字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
- “芭蕉长过石栏杆”:芭蕉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它的生长常常需要倚靠栏杆,因为芭蕉树的根部比较浅,不能自立。此处用”长过”形容芭蕉的生长速度很快。石栏杆则给人一种稳固、古老的感觉。
- “绿天深处疑闻雨”:描绘了一幅深绿色的天幕中,似乎能听到雨声的景象。”绿天”可能是指天空的颜色或者云的状态,”深处”暗示了声音的深远。”疑”字表达了作者对此景象的不确定感。
- “墙角吹来月一丸”:描述的是墙角处有一块明亮的月亮。这里的”月一丸”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的形状,可能是指月亮圆润如丸,也有可能是指月亮的亮度像一颗明亮的小球。
译文:
高楼上风起暮色寒,芭蕉长过栏杆旁。
天幕深处似听雨,墙角一明月明亮。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体验。诗中的“高阁”、“芭蕉”、“石栏杆”等元素,构建了一个宁静而又带有些许忧郁的画面。而“黄昏”、“绿天”、“墙角”等词语,又增添了几分诗意和哲理。整体上,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