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曾有言,地上即是天。
惟天为足倚,此外何取焉。
有莘特立人,不倚更不偏。
宛然中规矩,折方周亦圆。
所佩有缓急,在韦亦在□。
赋性得骨力,可与立与权。
如此无所倚,已五十馀年。
开图识生面,但坐草芊芊。
除彼室与户,去其车与船。
不著屏与几,勿傍林与泉。
是曰强哉矫,岂非贤者坚。
道光七八载,暨我居清滇。
闲心共觅句,苦意同筹边。
我少本无倚,况复今华颠。
即此恃天处,窃欲相比肩。
题诗即言志,晚节皆勉旃。

这首诗是伊莘农中丞不倚图的题诗。下面是逐句释义:

  1. 古人曾有言,地上即是天。
    注释:古人曾经说过,大地就像天空一样。

  2. 惟天为足倚,此外何取焉。
    注释:只有天空可以作为依靠,其他地方有什么可依赖的呢?

  3. 有莘特立人,不倚更不偏。
    注释:有莘氏的人非常独特,他们既不依靠也不偏袒。

  4. 宛然中规矩,折方周亦圆。
    注释:他们的行为就像中规中矩,无论是方形还是圆形都能恰到好处。

  5. 所佩有缓急,在韦亦在□。
    注释:他们的佩带物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既可以在屏风前也可以在书桌旁。

  6. 赋性得骨力,可与立与权。
    注释:他们的性格坚韧有力,可以担任领导和权力。

  7. 如此无所倚,已五十馀年。
    注释:他们没有依靠,已经度过了五十多年的时间。

  8. 开图识生面,但坐草芊芊。
    注释:打开地图认识新的地方,只是坐着草稿写个不停。

  9. 除彼室与户,去其车与船。
    注释:除了房间和门,去掉了车和船。

  10. 不著屏与几,勿傍林与泉。
    注释:不要挂屏风或桌子,不要靠近树林和泉水。

  11. 是曰强哉矫,岂非贤者坚。
    注释:这就是说他们的坚强和矫健,难道不是贤者的坚韧吗?

  12. 道光七八载,暨我居清滇。
    注释:道光七年到八年,我居住在云南清远府。

  13. 闲心共觅句,苦意同筹边。
    注释:闲暇时我们一起寻找诗句,共同商讨边疆事务。

  14. 我少本无倚,况复今华颠。
    注释:我年轻时就没有依靠,更何况现在已是白发苍苍。

  15. 即此恃天处,窃欲相比肩。
    注释:就是在这里依靠着天地的地方,我私下里想要与他并肩而立。

  16. 题诗即言志,晚节皆勉旃。
    注释:题写诗歌就是为了表达志向,晚年都努力不懈。

赏析:这首诗是伊莘农中丞不倚图的题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天地、人生、坚持和毅力的赞美。诗人以“惟天为足倚,此外何取焉”开头,强调了天地的重要性。接着诗人通过“有莘特立人,不倚更不偏”展现了有莘氏人物的独特性格。诗人通过“宛然中规矩,折方周亦圆”描绘了他们行为中的规矩和方圆之道。最后诗人以“如此无所倚,已五十馀年”总结了他们的独立自主的生活态度。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