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游无此好楼台,颇识前人费度裁。
一百馀年人递去,八千里路我能来。
风亭月榭参差见,仙馆神祠次第开。
止水恰容鱼活泼,闲阶尽彀鹤毰毸。
骋怀端在春三月,涉趣何妨曰几回。
筇杖试携铿翠石,菜锄亲把划苍苔。
莺流燕蛰谁先到,棠芾桃夭合共栽。
山磴看山收画本,竹林隐竹伴茶杯。
抱书孙至还教拜,擘𥿄诗成不用催。
适意如斯筹远否,此翁未是镇边才。
【注释】:
滇园,即云南府署。
政简,政事清简。
耽,喜欢。
丁亥,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
旧游无此好楼台,颇识前人费度裁:过去的游乐场所没有这样的好楼台,我了解前代人建造的用心和设计。
一百馀年人递去,八千里路我能来:一百多年了,人们相继离去,而我却能来到这里。
风亭月榭参差见,仙馆神祠次第开:风吹过的亭台,月光映照下的楼阁,一座座依次展开。
止水恰容鱼活泼,闲阶尽彀鹤毰毸:清澈的水正好容纳鱼自由自在地游动,闲适的台阶足矣供鹤休息。
骋怀端在春三月,涉趣何妨曰几回。
筇杖试携铿翠石,菜锄亲把划苍苔:尽情游玩,就在春天三月,何必着急呢?拿起拄杖,轻轻敲击青色的石头;用木耒锄草,亲手清除苍苔。
莺流燕蛰谁先到,棠芾桃夭合共栽:谁能知道什么时候燕子最先飞来?棠梨、枫杨、桃花,一齐生长在一起。
山磴看山收画本,竹林隐竹伴茶杯:登上山崖,观赏山水,如同在画中。竹林里,隐着竹子,仿佛是陪伴着茶壶茶杯。
抱书孙至还教拜,擘𥿄诗成不用催:抱着书本的小孙子来了,还教我读书。我的诗作已经写好了,不必催促。
适意如斯筹远否,此翁未是镇边才:这样悠闲自在的生活,是不是也能像他一样考虑边疆的事情?这个老翁,并不是一个能统率三军的人。
【赏析】:《滇游杂咏》共十首,是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诗人游历滇池周围的昆明、大理一带时的纪游之作,其中《滇游杂咏·第一》为序诗。诗人在序中说:这次游览,是在“政简颇耽滇园之乐”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政简”,就是政治上清简无事。“颇耽滇园之乐”,就是说自己很喜欢滇池附近的景色。“滇园”,指昆明城内的“金马碧鸡坊”,也即今昆明城中心的大观楼公园一带。作者在这里游赏了大观楼、西山、圆通寺、滇池等名胜古迹,并写了这首诗作为游记的自励之作。全诗以写景为主,表达了诗人对滇池风光的喜爱之情及自己的闲适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