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狐裘廿四年,南边天暖久相捐。
今朝河朔当风雪,温厚何曾减却前。
【注】:一、戊子:古代纪年法,即公元后1208年的第五个戊子年。
二、河朔:泛指今河南河北一带。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戊子年间(公元1208年)所作,抒发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
首句“一白狐裘廿四年”,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这件白狐皮袍的珍视之情,已经过去整整24年了。这白狐皮袍是他年轻时在北方寒冷地区得到的,一直珍藏着,如今已过二十年了。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件白狐皮袍的深厚感情。
颔联“南边天暖久相捐”,诗人以“天暖”为线索,表达了他对南方温暖的怀念之情。他希望南方的天暖能持续下去,这样他就可以在南方享受温暖的日子,不再受北方严寒的威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南方的思念之情。
颈联“今朝河朔当风雪,温厚何曾减却前。”诗人以“河朔”为线索,描绘了北方风雪交加的景象,表达了他对北方寒冷的担忧之情。他担心北方的风雪会给他带来困扰,但他相信,无论何时何地,他都将以温厚的心对待别人,就像以前一样。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北方寒冷的担忧之情。
尾联“温厚何曾减却前。”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强调自己一直以来都保持着温厚的品性,不会因为外界的变化而改变。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品性的坚定信心。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白狐皮袍的回忆,抒发了自己对国家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心;通过对南方温暖的怀念,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通过对北方风雪的恐惧,体现了对祖国的深深忧虑;通过对自己温厚的品性的坚守,展现了诗人的高尚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