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暗香交水月,若教作画颇难工。
谁知和靖诗心在,透入苍山石骨中。
清浅倒垂枝掩映,黄昏斜倚气朦胧。
妙从不甚分明处,两面纵横觅句同。
这首诗的作者是清代诗人袁枚。他以诗书画闻名,是清朝中叶最有成就的文学家之一。
下面是对诗歌逐句的解释:
第一句:“大理石屏正面立看合疏影横斜水清浅背面横看合暗香浮动月黄昏”
- 大理石屏:指的是一块巨大的大理石制成的屏风,通常用于装饰。
- 正面立看:从屏风的正面看去,可以看到清晰的线条和图案。
- 背面横看:从屏风的背面横向看去,可以看到模糊的图案。
- 疏影横斜:描述的是屏风上的影子在水面上的摇曳。
- 水清浅:形容水中的水质清澈透明。
- 背面横看合暗香浮动月黄昏:从屏风的背面横向看去,可以闻到淡淡的香气,月光在黄昏时分显得朦胧。
第二句:“疏影暗香交水月,若教作画颇难工。”
- 疏影暗香交水月:形容屏风上的影子与香气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 若教作画颇难工:如果将这个场景当作一幅画来描绘,将会非常困难。
第三句:“谁知和靖诗心在,透入苍山石骨中。”
- 谁言:表示反问,意思是谁说?
- 和靖:指北宋时期的诗人林逋,以其隐居不仕、喜爱梅花而著名。
- 诗心:指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
- 透入苍山石骨中:意味着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渗透到了大自然的山石之中。
第四句:“清浅倒垂枝掩映,黄昏斜倚气朦胧。”
- 清浅:形容水的清澈。
- 倒垂枝:树枝向下垂挂的姿态。
- 掩映:相互掩映,互相衬托。
- 黄昏斜倚:傍晚时分,树木倾斜地站立。
- 气朦胧:形容气氛或景象模糊不清。
第五句:“妙从不甚分明处,两面纵横觅句同。”
- 妙从不甚分明处:形容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虽然不是非常明显,但仍然有其独特的美。
- 两面纵横觅句同:指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理解和欣赏诗歌的内容。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大理石屏上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感慨。通过对屏风上影子、香气和月光的描述,展现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同时,通过对“和靖诗心”的提及,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