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滇池尚未雷,东园已见杂花开。
月从金马坊边出,春向五华山外来。
却为芳林常秉烛,不妨清夜再登台。
感时两地成遥忆,凤沼轻冰江北梅。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惊蛰滇池尚未雷:
-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春天的来临。
- “滇池”是位于中国云南省的高原淡水湖。
- “雷”在这里指的是雷声。
- 整句表达了尽管春天已至,但昆明的“滇池”地区还没有出现春雷。
- 东园已见杂花开:
- “东园”可能是指昆明的一个公园或花园。
- “杂花”指的是各种各样的花卉。
- 此句描绘了昆明东园中百花齐放的景象。
- 月从金马坊边出:
- “金马坊”是昆明的一个古老建筑,可能是一个官邸或者文化场所。
- “出”指的是月亮升起。
- 整句描述了夜晚时分昆明金马坊边的月亮缓缓升起。
- 春向五华山外来:
- “五华山”是昆明的另一个著名山峰。
- “来”指的是春天的到来。
- 整句表达了随着春天的到来,昆明的五华山上也迎来了新的生机。
- 却为芳林常秉烛:
- “芳林”通常指代美丽的树木丛生之地。
- “秉烛”意为手持蜡烛,比喻在月光下行走。
- 此句描绘了一种夜晚赏灯赏花的情景,强调了昆明的美丽与宁静。
- 不妨清夜再登台:
- “清夜”指的是清澈的夜晚。
- “再登台”可能是指在月光下再次登高远望。
- 整句鼓励人们在美好的夜晚再次到高处欣赏美景。
- 感时两地成遥忆:
- “两地”可能是指作者身处的昆明和他所在的其他地方。
- “遥忆”意味着遥远的记忆或思念。
- 整句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深切思念。
- 凤沼轻冰江北梅:
- “凤沼”指的是古代皇宫中的水池,也泛指南方。
- “轻冰”形容水面上漂浮着薄薄的冰块。
- “江北梅”指的是生长在长江以北的梅花。
- 整句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冬日特有的风景,同时借梅喻人,寓意坚韧不拔的精神。
《和女萝亭东园花月(戊子)》是一首描绘昆明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古诗。通过对春天、月亮、花朵等元素的描绘,诗人展现了昆明的自然美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同时,通过对比昆明的温暖与自己所在地的寒冷,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和对自然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