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江已说岷山远,更远岷山路万重。
青海波澜皆是雪,金沙云气尚疑冬。
行春我到东川外,佳节谁教上已逢。
若把此川当曲水,一觞流去是巫峰。
注释:
上已曰东川道中(丁亥):即指在东川道途中,恰逢上巳节。上已节是中国古代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农历三月初三举行,人们会在这一天进行祭祀、游赏等活动。
导江已说岷山远,更远岷山路万重:已经说过了长江,而岷山却更显得遥远。岷山位于中国四川省北部,是中国的四大山脉之一,其主峰为贡嘎山,海拔高度达6250米,被誉为“蜀山之王”。
青海波澜皆是雪,金沙云气尚疑冬:青海湖的波浪都是雪白的,而金沙江的云气则像是冬天一样寒冷。金沙江发源于青海省,流经西藏、云南、四川等地,是中国的第二长河。
行春我到东川外,佳节谁教上已逢:春天来了,我来到了东川的外面,这个时节正是上巳节。东川是指今天的四川省会成都市周边的地区,上巳节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一天会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
若把此川当曲水,一觞流去是巫峰:如果我把这东川当作一曲水来欣赏,那这曲水就会像巫峰一样流淌不息。巫峰是一座山峰的名称,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境内,因其形似人面而得名。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他在东川道途中的所见所感。首句“导江已说岷山远”,表达了作者对岷山之远的印象;接着“更远岷山路万重”,进一步强调了路途的艰险和漫长。接下来的两句“青海波澜皆是雪,金沙云气尚疑冬”,描绘了青海湖和金沙江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威严。
最后两句“行春我到东川外,佳节谁教上已逢”,表达了作者对上巳节的喜爱和对美好时光的追求。全诗以自然景观为载体,抒发了作者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思考,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