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土候多暖,今年特地寒。
朔风过彭蠡,快雪似长安。
为此阴晴计,端因稼穑难。
稍闲聊自慰,戾气净馀干。
【注释】
- 南土:指长江以南地区。甲戌:即“甲申”,指天干地支纪年法中的六十年一周期的甲申年(公元1044-1054)。2.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阳历12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270度时,此时北半球阳气开始潜藏,阴气上升,而南半球阳气逐渐衰弱,阴气渐长。3. 彭蠡湖:位于今江西省北部鄱阳县西南。4. 长安:长安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快雪:大雪。5. 阴晴:指天气。6. 稼穑:泛指耕种收获,这里指农田作物。戾气:指不良之气。7. 馀干:水名,即今安徽省贵池区之秋浦河上游,源出秋浦县境,流经贵池县至安庆市入长江。8. 稍闲:稍微悠闲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天干地支纪年的甲戌年所作,作者以咏冬景为题,抒写了自己对农事的忧虑和对民生的关切之情。
首联“南土候多暖,今年特地寒。”起句点明地点和时间,说明南方气候偏暖,但今年却格外寒冷,暗示了诗人对农事的担忧。颔联“朔风过彭蠡,快雪似长安”则进一步描绘了严寒的景象。朔风从北方吹来,穿过彭蠡湖,带来了刺骨的寒意;大雪纷飞,如雪花般纷纷扬扬,仿佛落在了长安城。这一联通过对比北方的朔风和南方的大雪,突出了江南地区的寒冷程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农事的担忧。
颈联“为此阴晴计,端因稼穑难。”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观点。他认为,阴晴不定、天气寒冷都是因为农业困难所致。这一联表明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关切之情,也表达了他对改善民生、促进农业发展的渴望。
尾联“稍闲聊自慰,戾气净馀干。”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自我安慰之语。他虽然担忧农民的生活,但也找到了一些乐趣。他看到天气转晴,心中也感到欣慰。同时,他也认为那些恶劣的天气已经过去,留下了一片清新的空气和宁静的环境。这一联既体现了诗人的豁达心态,也表达了他对自然和谐的向往和追求。
这是一首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抒情诗作。它通过对江南地区严寒气候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农事的担忧和对农民生活的关心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豁达的心态和对自然和谐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