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信,原名刘藻,宋代诗人
刘藻是北宋诗人。
字昭信,闽县(今福州)人,是宋代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官员。他出生于一个有文化背景的家庭,其祖父刘师舒曾担任过地方官吏,父亲刘仲达也有着不错的学问和品德。在这样的环境中,刘藻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他的文学造诣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昭信,原名刘藻,宋代诗人
刘藻是北宋诗人。
字昭信,闽县(今福州)人,是宋代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官员。他出生于一个有文化背景的家庭,其祖父刘师舒曾担任过地方官吏,父亲刘仲达也有着不错的学问和品德。在这样的环境中,刘藻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他的文学造诣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注释】: 一邱:一个山丘。 纵步:漫步。跻攀:登攀,爬山。 【赏析】: 此诗以咏游山胜景的题旨,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全诗写登山赏景之乐,语言清新自然,意境高远。首句“一邱藏曲折”,描绘了山丘的形态,让人想象到山丘起伏、迂回曲折的情景。第二句“纵步有跻攀”,则进一步描述了登山时的轻松愉悦之感,仿佛在享受着登临高处的快感。这两句话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惠山用东坡和王武陵窦群朱宿三诗韵言入惠山寺,不见寺中人。 石径松鳞古,玉甃泉流新。 清瘦森毛骨,水石相磨磷。 酌彼一泓乳,涤我万斛尘。 注释: 1. 言入惠山寺,不见寺中人:进入惠山寺,却没有看到寺中的僧人。言入,表示进入到某个地方;惠山寺,是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位于江苏省无锡市西郊,是中国四大名刹之一。不见寺中人,意味着诗人在寺庙中并没有遇到预期中的僧侣或信徒,可能是因为时间不对
秦淮,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句容大茅山与溧水东庐山两山间,经南京流入长江。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淮河。流经南京,是南京市名胜之一。下面将根据《泊秦淮》的内容进行赏析: 1. 诗词原文: 一道秦淮水,长桥觅旧踪。 无边衰柳院,不尽夕阳钟。 人去三秋夜,客逢十月冬。 空闻船上笛,欲访竟何从。 2. 诗歌翻译: - 一道秦淮河水流淌,长桥上寻找往昔足迹。 -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扪萝陟东堂,空庭布修樾。山外午炊熟,岩际钟声绝。飒然风雨来,云水互明灭。那能信宿留,夜煮寒泉月。为叹岁月促,逝者如弩发。谁是漱流人,一访烟霞辙。 逐句释义如下: - 扪萝陟东堂:手攀着藤蔓登上了东边的殿堂。 - 空庭布修樾:庭院里布满了茂盛的树木。 - 山外午炊熟:在山外已经做好了午饭。 - 岩际钟声绝:在山洞里听不到钟声。 - 飒然风雨来:突然刮起了大风,下起了雨。 -
诗句释义 1 瓜洲:指的是位于长江边的一个地名,常用于指代江南。 2. 落日瓜洲泊:在瓜洲的江面上看到了夕阳西下的景象。 3. 春风贴水平:春风轻轻吹来,水面平静如镜。 4. 片帆扬子渡:一艘小帆船在扬子江上航行。 5. 疏雨润州城:天空中稀疏的细雨滋润了城市的街道和建筑。 6. 客路莺花晚:旅途中的人们欣赏着傍晚时分的美丽风景,主要是莺歌燕舞。 7. 渔村竹树清
惠山用东坡和王武陵窦群朱宿三诗韵维楫无锡城,弥望烟云苍。 遥指惠山界,郁郁复堂堂。 故人具樽酒,扁舟如凫翔。 芰荷浮秋色,帆樯逗山光。 渐出蒹葭外,霏微闻妙香。 夙昔林泉兴,到此不能忘。 注释与赏析: - 诗句解读: 1. 维楫无锡城,弥望烟云苍 - “维楫”即“维船”,意在描述船只停泊在无锡城的景象,而“江上多风波,舟船往来不绝”。 2. 遥指惠山界,郁郁复堂堂 -
【注释】 甲子:即除夕。 蜀江:指四川一带。 东风吹鬓老:用杜甫《曲江二首》“总把新桃换旧符,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句意。 短烛照杯寒:指除夕夜,人们欢聚宴饮。 文字招尤易:意为文人墨客容易因诗文得罪人。 使君:古时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赏析】 《甲子除夕江北书怀》,作于诗人任广陵(今江苏扬州)节度推官期间,是一首纪事抒怀诗。 开头两句说:“七载蜀江客,匆匆岁又残
【注释】: 去岁皇华驿:去年在皇华驿。 板舆将母归:用板舆推着母亲回来。板舆:古代的一种轻便的人力车。 五更村市月:半夜三更,村里的集市上月光皎洁。 一饭故山薇:吃了一顿饭,吃到了故乡山中的野菜。故山:故乡。 信寄江梅报:把信寄给江边的梅花来报平安。 身随海燕飞:随着海燕一起飞翔。海燕:即燕子,这里指书信。 又当箫鼓夜:又是夜晚,箫鼓声不断。 赏析: 这是一首怀乡诗。诗人以旅途为题
【注释】 梵王宫:佛教传说中佛祖的住处,在今安徽黄山市屯溪区。 清磬(qīng zhèn):古乐器的一种,用玉、石制成,击之有声。 乱山中:指秋天山林凋零景象。 【译文】 深绿的树木密布着,将梵王宫紧紧包围。一声清磬响彻云霄,使天地之间顿时空荡。满山落叶无法行走,才知道秋天已经降临在这片山林之中。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兼寓哲理的七言绝句。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深秋山水图
蒙斋 蒙斋,即蒙斋寺,位于今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城北。此诗描写了蒙斋寺的美景。 远廛市:远离繁忙的市镇。廛市,指集市。 胜概几多清:这里描绘了寺庙周围的景色多么清幽美丽。胜概,美好的景色。几多,多少。 山下一泉涌:描述山下有一泉涌流。 望中千亩平:从远处看,田野像千亩一样平坦。 林深俗客少,岩小晓烟轻:因为山林深邃,所以世俗之人很少来此;而山岩小巧,早上的烟雾也显得很清淡。 杖屦从登眺
黄甲是宋代诗人。 字少逸,号竹坡居士,大庾(今属江西)人,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领乡荐。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语言平实质朴,富有生活气息和真实情感。他的作品《第七渡》便是其代表作之一,其中“触处岩前如雨泻”一句描绘了山水景色的壮美,而“举瓢挹处讶天浆”则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神奇力量的敬畏之情
刘迂,即宋代诗人廖行之的字天民,号省斋。 廖行之的诗作展现了宋代诗歌的多样性和深远影响。他的作品不仅在艺术上有所成就,还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人生哲理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他的生平与作品共同勾勒出宋朝文学和文化的辉煌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