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瓜洲泊,春风贴水平。
片帆扬子渡,疏雨润州城。
客路莺花晚,渔村竹树清。
大观楼好在,遥对大江明。
诗句释义
1 瓜洲:指的是位于长江边的一个地名,常用于指代江南。
- 落日瓜洲泊:在瓜洲的江面上看到了夕阳西下的景象。
- 春风贴水平:春风轻轻吹来,水面平静如镜。
- 片帆扬子渡:一艘小帆船在扬子江上航行。
- 疏雨润州城:天空中稀疏的细雨滋润了城市的街道和建筑。
- 客路莺花晚:旅途中的人们欣赏着傍晚时分的美丽风景,主要是莺歌燕舞。
- 渔村竹树清:一个渔村周围环绕着翠绿的竹子和树木,显得非常宁静。
- 大观楼好在,遥对大江明:站在大观楼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远处的长江。
译文
在瓜洲江边停泊,看晚霞映红了天边的江水。
春风轻拂,水面波光粼粼,仿佛与天相接。
一叶扁舟在扬子江上行驶,船上或许载着归人。
稀疏的春雨滋养着古城扬州,街道上行人稀少。
游客们漫步于莺歌燕舞的春天里,欣赏着这美丽的景色。
渔村周围的竹林和树木郁郁葱葱,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登上大观楼远眺,清晰可见长江蜿蜒流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瓜洲(今江苏镇江)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江边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以及诗人的情感体验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画卷。
首句“落日瓜洲泊,春风贴水平”,诗人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瓜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夕阳西下的景色和温柔的春风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第二句“片帆扬子渡”,诗人的目光被一艘小帆船吸引,它似乎正驶向远方的扬子江。这一细节增添了诗中的动态元素,使画面更加鲜活。
第三句“疏雨润州城”,诗人描述了细雨中的古城扬州,雨水滴落在街道和建筑上,使得整个城市显得更加湿润而富有生机。
第四句“客路莺花晚”,诗人表达了对旅途中美景的向往和留恋,莺歌燕舞的春天让旅行者感到愉悦和轻松。
第五句“渔村竹树清”,诗人转向了另一番景象,渔村周围郁郁葱葱的竹林和树木,为这个静谧的地方增添了一份宁静和清新。
最后两句“大观楼好在,遥对大江明”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大观楼成为了一个观察和思考的窗口,它不仅见证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喜爱,也反映了他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景和诗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