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鹄群飞天地秋,关中老父尽归刘。
谁知仗剑收秦鹿,竟以分羹激楚猴。
大泽曾闻中夜泣,新丰爱作故乡游。
雉姁一出英雄死,风起歌台万里愁。
沛中怀古
鸿鹄群飞天地秋,关中老父尽归刘。
谁知仗剑收秦鹿,竟以分羹激楚猴。
大泽曾闻中夜泣,新丰爱作故乡游。
雉姁一出英雄死,风起歌台万里愁。
注释:
- 鸿鹄:指大雁,象征秋天的到来。
- 关中:泛指陕西一带,古代地名。
- 仗剑:持剑,比喻用武力。
- 收秦鹿:收服秦地的鹿,比喻统一或控制领土。
- 分羹:分享食物,比喻争夺权力或利益。
- 大泽:大泽乡,古代地名。
- 中夜泣:半夜里哭泣,可能指悲愤或思念之情。
- 新丰:古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有历史遗迹可以追溯到汉代。
- 雉姁(zhì xǔ):雉的雌性叫声,这里可能用来形容雄雉,即凤凰。
- 风台:指古代的歌舞场所,如歌台舞榭。
- 狐猴:猴子的一种,常用来比喻小人。
- 酒徒:喜欢饮酒的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和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过去辉煌时代的怀念和对现实失望的情感。诗中通过鸿鹄、关中老父等意象,展现了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同时也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体验。通过描述仗剑收秦、分羹激楚、中夜泣和新丰游等情节,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关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朝,具体年代不详。它可能是诗人在游览或参观某个历史遗址或文化景点时,被其中的历史文化所触动,从而产生了创作灵感。同时,这首诗也可能是诗人在某个特定历史事件或时代背景下的产物,表达了他对那个时代的深深怀念和对当前现实的无奈感慨。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艺术才华。它不仅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明代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之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明朝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历史文化特点,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人生智慧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