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溯才思敏,从看淮海诗。
题笺堪对客,握管不需时。
拥被吟真愧,投囊得不奇。
岂容夸手捷,聊以答心知。
妙谛拈来是,新机触处宜。
词坛逢玉局,对垒笔锋驰。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苏轼的作品,名为《赋得对客挥毫秦少游》。诗中主要描绘了作者在与友人对弈时挥毫泼墨的场景,以及他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诗句解析:

  1. 欲溯才思敏,从看淮海诗。
  • 欲溯才思敏:想要追溯自己的才思敏捷。
  • 从看淮海诗:从欣赏淮海诗开始。淮海,指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别号,他曾任淮南节度使,故有“淮海”之称。
  1. 题笺堪对客,握管不需时。
  • 题笺堪对客:题上书信可以与客人对弈。
  • 握管不需时:不需要手持毛笔的时候。
  1. 拥被吟真愧,投囊得不奇。
  • 拥被吟真愧:抱着被子吟诗,感到十分惭愧。
  • 投囊得不奇:投掷口袋得到的不是奇珍异宝。
  1. 岂容夸手捷,聊以答心知。
  • 岂容夸手捷:哪里敢夸耀自己的手速快。
  • 聊以答心知:只是聊以自慰,满足自己的内心。
  1. 妙谛拈来是,新机触处宜。
  • 妙谛拈来是:巧妙的真理,需要细细品味才能理解。
  • 新机触处宜:新的机缘出现,需要抓住机会。
  1. 词坛逢玉局,对垒笔锋驰。
  • 词坛逢玉局:在词坛上遇到了如玉般的人(指才华横溢的友人)。
  • 对垒笔锋驰:双方对弈激烈,笔锋飞舞,形容书法艺术的竞争和活力。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与友人对弈时挥毫泼墨的场景,以及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诗中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作者的手速与书法艺术的精妙之处相提并论,展现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独特见解和热爱。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在面对对手时的自信和从容,以及对胜利的期待和满足。整首诗歌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