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挽银河洗甲兵,漫劳书史远相迎。
黄金笑却将军聘,白发羞居国士名。
岂为空囊怜陆贾,从来入幕薄郗生。
心倾万里关山外,伫听萧萧班马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全诗如下:
却某大将军聘
谁挽银河洗甲兵,漫劳书史远相迎。
黄金笑却将军聘,白发羞居国士名。
岂为空囊怜陆贾,从来入幕薄郗生。
心倾万里关山外,伫听萧萧班马声。
注释:
- 却某大将军聘:拒绝某位大将军的征聘。
- 谁挽银河洗甲兵:谁能够清洗掉战场上的血腥和疲惫。
- 漫劳书史远相迎:无需劳烦书卷史书来迎接。
- 黄金笑却将军聘:以黄金作为代价,拒绝将军的征聘。
- 白发羞居国士名:因为年老而感到羞愧,不愿意成为国士的一员。
- 岂为空囊怜陆贾:难道只是为了怜悯陆贾那种空怀才学而无实际用途的情况吗?
- 从来入幕薄郗生:以往进入幕府的人中很少有像郗生这样的。
- 心倾万里关山外:内心向往着遥远的关山之外。
- 伫听萧萧班马声:静等那萧萧的离别声。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军事生涯的厌倦以及对官场生活的不满。诗人以“却某大将军聘”开篇,直接拒绝了某位大将军的征聘,表达了自己对于征战生涯的厌倦之情。随后,诗人以“谁挽银河洗甲兵”比喻战场的血腥与疲惫,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在“漫劳书史远相迎”一句中,诗人表示不需要通过读书史来应对征召,展现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之心。
“黄金笑却将军聘,白发羞居国士名。”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金钱与名利的不屑一顾。他认为,即使用黄金来贿赂将军,也无法改变他的决定。同时,由于年事已高,他感到羞愧,不愿意成为国士一员。这里的“岂为空囊怜陆贾”,诗人暗指自己并非是因为缺乏才学或才华而被拒绝,而是另有所图。
“从来入幕薄郗生”一句,诗人回忆起以往进入幕府的经历,感叹其中鲜有人能如郗生那般出类拔萃。这里的“郗生”可能指的是郗鉴,一位著名的宰相,但在这里诗人可能是在借用郗鉴的故事来讽刺那些只会纸上谈兵而无实际才能的人。
“心倾万里关山外,伫听萧萧班马声。”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未来的期待。他渴望远离尘世的纷扰,到遥远的地方去追求心中的自由和理想。同时,他也期待着与友人的重逢,共同聆听那离别的声音。
这首诗通过对拒征、厌战、求贤、出世等主题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