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殖生产,不树党援,立身当在三代以上;
能道训典,能安社稷,天下何可一日无公。

【注释】

  1. 挽张之洞联:挽,即挽联。张之洞是清末著名的政治改革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有“清末四大家”之一之誉。其一生以“清正廉明”著称于世,故人们常以“三立”、“三不”来称颂他的高尚品质。“三立”,即“立德”、“立功”、“立言”;“三不”,即“不植党援”、“不殖生产”、“不树党援”。这里指张之洞的高尚品德,与上句中的“立身”相对应。
  2. 殖(zhí):种植。
  3. 道:治理。训典:治国安民之典章制度。
  4. 社稷:国家。
  5. 公:指张之洞。
    【译文】
    不从事生产活动,也不树立私人势力,立身当在三代以上的圣哲们;
    能通晓治国安民的典章制度,能确保国家的稳固,天下哪里可以缺少像张之洞这样的贤相?
    【赏析】
    此对联为晚清名臣张之洞所作,上联赞其为国为民的功绩,下联表其为官从政的操守。上联中“不植党援”与下联“能安社稷”相对,都体现了他为人正直无私,不为私利所动。“立身”与“立言”相对,都表明了他对自身品德的要求。“立身当在三代以上”与“天下何可一日无公”相对,则表现了他远大的人生理想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全联用对仗工整,平仄和谐,意境宏大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张之洞高尚品质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