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丧向千载,有志即已难。
昔我亦不恶,忽忽成永叹。
问津遍六籍,弥缝无一完。
还持此耿耿,以告诸少年。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并作赏析”,答题时要先解释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全诗内容分析其作用,最后点明情感或表达的效果。本首诗的标题为“读陶公饮酒诗六首 其一”,因此可以推测出这首诗写的是陶渊明的《饮酒》组诗。第一句说:“道丧向千载,有志即已难。”诗人感叹的是自汉魏以来至唐宋,人们所崇尚的道义已经丧失,即使有高远的抱负也难以实现。第二句说:“昔我亦不恶,忽忽成永叹。”这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感慨:过去我并不是厌恶世俗,只是由于世事沧桑,人事变迁,使我不能不常常发出长叹。第三句说:“问津遍六籍,弥缝无一完。”这是说自从孔子删订六经以来,许多儒家经典中都有关于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但真正精通的人却没有几个。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古代儒者的失望之情。第四句说:“还持此耿耿,以告诸少年。”诗人在对前人失望之余,又想到自己虽然年岁已高,但仍怀有一颗赤子之心,于是决定将这些道理告诉那些年轻气盛、不知世事艰辛的后生晚辈。
【答案】
(1)①“道”指儒家的道义。②“丧”指失去。③“志”指志向。④“恶”(wù)指讨厌,憎恨。⑤“津”指渡口。⑥“弥缝”指弥补。⑦“耿耿”指忠诚耿直的样子。⑧“诸”代指“他们”。⑨“少年”指年轻人。⑩“以”指用。(2)诗人慨叹自汉代以来到唐代,人们崇尚的道义已经丧失,即使有高远的抱负也难以实现。诗人通过这一感叹,表明自己对现实社会的忧虑和不满。(3)诗人表示自己对前人(包括古代的儒者)的失望,认为他们虽然致力于道义修养,但却未能完全达到目的。
(4)诗人认为自己虽年事已高,但仍心系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仍怀有一颗赤子之心,希望后生晚辈能够理解这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