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许都难,几社典之相始终。
不有贤司李,漫天祸且遍浙东。
功成辞赏去,欲以此意谢闇公。
孤忠践妖梦,二千年上感殷通。
竟殉华亭鹤,上觐思陵攀堕弓。
可怜故部民,尚抚甘棠生馀恫。
何地荐溪毛,春猿秋鹤飞吟中。
圣朝已不讳,亡国之恨如冰融。
蕺山有精舍,聊分一座志报功。
请看五犀石,太守祠祀将无同。
长哦禊水诗,定有灵旂飒飒来吴淞。
【注释】
故理刑陈公卧子有大功于吾瓯粤而祀典未备以嫌忌也秋塍偶商及之予请援太守汤公之例祠之书院中
故:原来
故理刑陈公卧子:过去,指陈可久(字卧子)。
卧子:陈可久,南宋抗元名将,有“卧虎”之称。
有大功于吾瓯粤:在浙南地区立下大功。瓯粤:泛指浙南一带。
而祀典未备以嫌忌也:因祭祀没有完备的礼数,所以受到朝廷的猜忌。
秋塍偶商及之:偶然间谈及此事。
予:我。
请援太守汤公之例祠之书院中
请:请求;援:援引;汤公:汤思退,南宋名臣,曾任右相。
祠之书院中:在书院里为陈可久建立祠庙。
东阳许都难,几社典之相始终。
东阳:东阳县,今属浙江。
许都难:即许都难事,指北宋末年宰相何执中被免职之事。
几社:指东阳县,是南宋时抗元的义军起义的地方。
几社典之相始终:几社起义与陈可久一样,都是忠臣良将。
不有贤司李,漫天祸且遍浙东。
不有贤司李:如果没有贤能的官吏。
司李:掌管文书的小官。这里指县官。
漫天祸且遍浙东:指遍地灾荒,民不聊生。
不有贤司李:指抗元有功者得不到应有的封赏。
功成辞赏去,欲以此意谢闇公。
暗公:暗室之中的人,指抗元将领。
谢闇公:谢绝暗室之人的赏赐。
孤忠践妖梦,二千年上感殷通。
孤忠:孤立无援的忠诚。
践妖梦:遭遇邪恶的灾难。
二千年上感殷通:殷通,即项羽,楚汉之争时,曾一度称霸。
竟殉华亭鹤,上觐思陵攀堕弓。
竟殉华亭鹤:终于死于华亭(在浙江嘉兴)的一只鹤。
上觐思陵攀堕弓:上朝进见皇帝时,手持弓箭想射向皇帝却未能得逞。
可怜故部民,尚抚甘棠生馀恫。
故部民:从前的老百姓。
部民:乡民。
抚甘棠生馀恫:抚摸着刚刚种下的棠树,心里还存有忧虑。
何地荐溪毛,春猿秋鹤飞吟中。
何地荐溪毛:何地献上溪中的毛竹。
春猿秋鹤:春天猿啼和秋天鹤叫。
飞吟中:飞鸣声中。
圣朝已不讳,亡国之恨如冰融。
圣朝:朝廷,国家。
不讳:不再忌讳。
亡国之恨如冰融:亡国之恨已经消融了,如同冰雪融化。
蕺山有精舍,聊分一座志报功。
有精舍:有一所精舍。
蕺山:在浙江绍兴附近,相传是三国孙吴太子孙亮讲学处。
聊分一座志报功:姑且在这里建立一座精舍来报答抗元之功。
请看五犀石,太守祠祀将无同。
请看:请看这五块珍贵的石头,太守祠庙的祭祀将会和陈可久一样。
长哦禊水诗,定有灵旂飒飒来吴淞。
长哦禊水诗:长时间吟咏《禊水》这首诗歌。禊水:指会稽(治所在今浙江绍兴),会稽水边多产美玉,因以为名。《禊水》就是《吴越春秋》。
灵旗飒飒来吴淞:《吴越春秋》记载伍子胥过江时,船上旗帜飘动,好像风神吹动的样子,后来人们就用“灵旗”来比喻旌旗迎风飘扬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绍兴谒陈可久祠时所作。陈可久是抗元名将,他率领义军反抗蒙古贵族的入侵,屡立战功。但因为缺乏适当的礼数,朝廷不予褒奖,因而诗人特作此诗予以赞扬。
可分为四层意思。第一层,首三句总说陈可久抗元之功,并兼及他的为人。第二层,第四句点出陈可久抗元有功,第五、六句写他的为人,最后一句写他的死对朝廷造成的巨大伤痛,表达了作者对他深切的悼念之情。第三层,第七、八句写朝廷对待陈可久的态度,以及作者为此所发出的感慨。最后一层,第九句点出诗人自己的意图——为陈可久建立祠庙,第十、十一句写陈可久祠庙的地理位置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