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六臣传不堪论,周三臣传殊足尊。
建隆录古推史笔,建隆寺古光山门。
五朝平治数周室,公也乔木原同根。
世宗深仁浃人髓,少帝亦未彰童昏。
如何天命忽以去,反戈愤彼陈桥屯。
苻张蒙面豫勋旧,秬鬯应为羞彝樽。
江南国主乏远虑,梯冲鼓角任所奔。
馀烬甘随残运毕,新皇亦为渍泪痕。
我思其时长围喧,官家亲督临戎轩。
塔大潜随炮火动,战鼓直教鱼鼓翻。
功成国殇资冥福,贞睹故事慰元元。
而今殿瓦尽颓落,但见野僧锄菜园。
斜阳惨淡无颜色,饥鼠横穿樊圃樊。

这是一首描绘历史变迁的诗。它通过对唐六臣传、周三臣传、建隆寺等的描写,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变迁。同时,诗人也通过描述世宗、少帝等的历史人物,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中人性的反思。

第一句“唐六臣传不堪论,周三臣传殊足尊。”意思是说,唐六臣的传记已经无法讨论,而周三臣的传记却非常值得尊重。这里,诗人通过对“唐六臣”和“周三臣”的比较,表达了对后者的敬仰之情。

第二句“建隆录古推史笔,建隆寺古光山门。”则是在赞扬建隆寺的历史地位和辉煌。这里的“建隆”是指宋太祖赵匡胤建立的宋朝,“建隆寺”则是指当时的一座名寺。诗人通过对建隆寺的描述,表达了对其历史的敬仰之情。

第三句“五朝平治数周室,公也乔木原同根。”则是在讲述历史上的几个朝代都在治理国家,而“公”则是对那些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的一种称呼。这里,诗人通过对历代帝王的赞美,表达了对他们治理国家的功绩的敬仰。

第四句“世宗深仁浃人髓,少帝亦未彰童昏。”则是在赞美世宗和少帝的统治。这里的“世宗”指的是宋真宗赵恒,“少帝”指的是宋仁宗赵祯。诗人通过对这两位皇帝的描述,表达了对他们统治时期的敬仰之情。

第五句“如何天命忽以去,反戈愤彼陈桥屯。”则是在感叹天命的变化。这里的“反戈”是指陈桥兵变,即后周发动政变推翻了北宋,建立了南宋。诗人通过对这一事件的叙述,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和感慨。

第六句“苻张蒙面豫勋旧,秬鬯应为羞彝樽。”则是在讲述历史上的一些英雄人物。这里的“苻张”是指前秦的苻坚和他的儿子苻融,“秬鬯”是指古代的一种祭祀用酒。诗人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描述,表达了对他们英勇事迹的敬佩之心。

第七句“江南国主乏远虑,梯冲鼓角任所奔。”则是在批评一些统治者缺乏远见。这里的“江南国主”是指南宋的高宗赵构,“梯冲鼓角”则是指南宋时期的军事策略。诗人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描述,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中的一些不良倾向的担忧。

第八句“馀烬甘随残运毕,新皇亦为渍泪痕。”则是在讲述历史的结束。这里的“馀烬”是指南宋灭亡后遗留下来的余烟,“新皇”是指后来的南宋皇帝。诗人通过对这一事件的描述,表达了对历史终结的感慨之情。

第九句“我思其时长围喧,官家亲督临戎轩。”则是在回忆过去的历史。这里的“官家”是指当时的朝廷,“长围喧”则是指当时京城内外的喧嚣景象。诗人通过对这一场景的描述,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之情。

第十句“塔大潜随炮火动,战鼓直教鱼鼓翻。”则是在描绘战争的场景。这里的“塔大”是指高大的炮塔,“鱼鼓”是一种打击乐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