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惜三相公,秉均稍伤佞。
犹喜去邪决,揆席弗终横。
南天奠钟鼎,奉常陈笙磬。
太宰平铨司,大农训市正。
鸿胪与大行,法守均以靖。
冬官下百工,四方歌无竞。
茫茫易代来,宗器伤孤另。
何来御府钟,忽供词流咏。
莫道此琐琐,事曾关七政。
不见璿与玑,犹委蒋山径。
吾侪多好事,感物成漫兴。
论易谁传得一斤,窃恐卮言自道听。
论文空思扛千钧,窃恐别裁为世憎。
为君作放歌,吾徵在史乘。

明洪武年间,皇帝钦定五权歌,是为嶰谷兄弟所作。

这首诗的翻译是:

我所珍惜的是三公大臣,他们秉公执法,稍微有些偏袒奸佞。但我却喜欢他们的果断和公正,不会让邪恶势力得逞。

南天之下,钟鼎声声响起,奉常陈笙磬,太宰平铨司,大农训市正,鸿胪与大行,法守均以靖,冬官下百工,四方歌无竞。

我茫茫易代而来,宗器伤孤另。

何来御府钟,忽供词流咏。

莫道此琐琐,事曾关七政。

不见璿与玑,犹委蒋山径。

吾侪多好事,感物成漫兴。

论易谁传得一斤,窃恐卮言自道听。

论文空思扛千钧,窃恐别裁为世憎。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扬三公大臣的正直和公正,以及赞美他们为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诗中通过对五权歌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朝廷官员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于国家和社会的看法,认为国家的繁荣昌盛需要有正直、公正的官员来维护。

赏析:

此诗是一首五言律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共计64个字。其内容涉及了历史典故、政治理念和道德观念等多个方面。在形式上,此诗采用了传统的五言律诗的形式,每两句一韵,共八句。这种形式使得诗歌的节奏感和旋律感更加明显,同时也有助于突出主题思想。

从诗歌的主题来看,诗人主要表达了对三公大臣的赞美之情。他们认为这些大臣具备着正直、公正的品质和为国家做出的贡献。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于这些官员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的政治理想。

此诗还涉及到了关于政治理念的内容。诗人认为国家的繁荣昌盛需要有正直、公正的官员来维护。这种观点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治国理念,即君主应该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以此来保证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三公大臣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的政治理想和儒家思想中的政治理念。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思想和情感,也可以更好地把握他的创作风格和主题内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