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清才善写愁,吟成老气各横秋。
三闾竟尔乘虬去,一妪叨缘附骥留。
在昔人争忧裂帻,于今吾极爱科头。
剩馀脉脉昭忠志,白露苍葭好溯游。

【注释】

诸子:指诗人的朋友。追和:追随和效仿。庄太常:即周庄,字太常,南宋初诗人、文学家、书画家,著有《庄靖集》。成卷:指将诗作编排成册。为题:以诗作为题目。其:代词,指周庄。

诸子清才善写愁,吟成老气各横秋:诗人的朋友才华出众,善于抒发忧愁,他们的诗歌中流露出一种苍老的气质,各自横亘着秋天的意境。

三闾:屈原的自称。屈原在楚国被排挤而离开都城时乘着龙飞升,后人用三闾代称诗人。竟尔:竟然。虬(qiú):传说中的一种没有角的龙。乘虬去:乘龙而去,这里指屈原因忧国忧民而辞官归隐。一妪:一位老人。叨:承蒙,有幸。附骥留:跟随贤者而不离去。

在昔人争忧裂帻(zé):过去人们争相以头巾表示忧国忧民之心。竞:争相。裂帻:古人把头巾称为帻(zé),因头巾破裂而得名。爱科头:喜欢披散头发。科头:不加冠戴的样子。

剩馀脉脉昭忠志,白露苍葭(jiā)好溯游:剩下的思念之情脉脉含情,就像白露时节的苍松和青草一样适宜于泛舟游览。剩馀:剩余的情怀。脉脉:含情脉脉。昭:显示,表露。忠志:忠诚的意志。溯游:泛舟游览。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追和好友周庄的一首七言律诗。周庄是一位多产诗人,与诗人同为友人,他的诗作在当时颇受推崇,但后来遭到贬谪,诗人对此十分惋惜,所以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对好友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对其作品的钦佩。

第一联“诸子清才善写愁,吟成老气各横秋”。这两句是说,诗人的友人周庄具有高超的才华,善于抒写愁绪,他们的诗歌中流露出一种苍老的气息,各自横亘着秋天的意境。这里的“诸子”指的是诗人的好友周庄及其朋友们。“诸子”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众多的儿子”,也可以理解为“众多的朋友”。从诗意来看,“诸子”应该是后者的意思。因为只有朋友之间才会有这样的称呼,而“诸子”一词也暗示了周庄和他的朋友们都是文人雅士,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

第二联“三闾竟尔乘虬去,一妪叨缘附骥留”。这两句是说,屈原竟然乘龙而去,而周庄则有幸跟随贤者而不离去。这里的“三闾”指的是屈原,他是楚国的大臣,因直言进谏而被流放,后投水殉国。“一妪”则是诗人对周庄的尊称,意为周庄如同那位追随贤者的妇人一样值得称赞。这里的“叨”是承蒙的意思,表示有幸跟随贤者而不离去。

第三联“在昔人争忧裂帻,于今吾极爱科头”。这两句是说,过去人们争相以头巾表示忧国忧民之心,而现在我只喜欢披散头发,像古人那样不拘小节。这里的“科头”指的是不加冠戴的样子,是一种非常自由自在的状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那种拘泥礼节、束缚思想的生活方式的厌倦,以及对现在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向往。

第四联“剩馀脉脉昭忠志,白露苍葭好溯游”。这两句是说,剩余的情感犹如清澈的泉水,昭示着我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白露时节的苍松和青草最适合泛舟游览。这里的“剩馀”指的是剩余的情怀,也是诗人对好友周庄的怀念之情。“白露苍葭好溯游”中的“白露”是指初秋时节的露水,象征着清新、纯净、宁静的氛围,而“苍葭”(jiā)则是指苍翠的芦苇,代表着坚韧、顽强、不屈的精神。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同时也寓意着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民族精神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周庄的赞美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之心。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是一首优秀的咏史怀古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