弭节望东埂,西州涕泗多。
素车吾有负,元冕或来过。
莫报恩如海,应怜鬓亦皤。
匆匆感邻笛,落月满江沱。

豫章小泊欲过哭孺庐学士墓下不得

弭节望东埂,西州涕泗多。

素车吾有负,元冕或来过。

莫报恩如海,应怜鬓亦皤。

匆匆感邻笛,落月满江沱。

注释:

  1. 弭节:停止马足,以表示敬意。
  2. 东埂:东面的土地埂。
  3. 西州:西边的州。
  4. 素车:指载着丧事的车。
  5. 元冕:古代官员戴的一种冠冕,这里指官帽。
  6. 元冕或来过:元冕的人(指学士)也来了。
  7. 莫报恩如海:不要像大海那样报答恩情。
  8. 应怜鬓亦皤:应该怜惜我的白头发。
  9. 匆匆:匆忙的样子。
  10. 感邻笛:听到邻人吹笛的声音。
  11. 落月满江沱:落了一天的月亮映照在江沱之上,显得十分美丽。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之一。诗人在一次游览中,看到一处地方风景优美,但心中却无法安宁,因为这个地方曾经是他的挚友、同代著名诗人李白的墓地所在地。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对李白的怀念和对自身处境的无奈。
    首联“弭节望东埂,西州涕泗多”描述了诗人在墓地前停下马匹,凝视着墓地,内心充满了悲伤和思念。这里的“弭节”是指停止马行,以示对墓地的重视;“望东埂”则是指望向墓地所在的地方。而“西州涕泗多”则表达了诗人在墓地前的哭泣,因为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他的好友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颔联“素车吾有负,元冕或来过”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失落和无奈。这里,“素车”是指装载着丧事的车,而“元冕”则是古代官员所戴的冠冕。诗人用这两个词来形容自己的心情,既表达了对逝者的愧疚,又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常和世事的无奈。而“元冕或来过”则暗示了他的友人可能也会来此悼念。
    颈联“莫报恩如海,应怜鬓亦皤”则是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感慨。他认为自己的恩情就像大海一样广阔,但他的头发却已经变白,这让他感到非常无奈。这里的“白发”不仅是对自己的形容,也隐喻了他心中的悲伤和失望。
    尾联“匆匆感邻笛,落月满江沱”则是对全诗的总结。诗人通过听到邻人的笛声,感受到了夜晚的宁静和美丽;但同时,他也看到了落日余晖映照在江沱之上,这种美景与内心的悲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里的“匆匆”一词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