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泛晴湖棹,南山又北山。
天中思益智,人外足消闲。
灌木连云绿,残阳逐水弯。
支公闻客至,一笑启禅关。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1. 端年前一日游北山护林处泉瓯亭竹田分韵:
  • “端年前一日”可能是指诗人在某一特定的日期之前,即“端阳”节前的日子。
  • “游北山护林处泉瓯亭竹田”描述了一个具体的地点:北山的某个地方,有一个名为“泉瓯亭”的园林,以及竹林和田地。
  • “分韵”是一种古代文人聚会时的诗歌创作活动,通常涉及每人根据主题或情境赋诗,然后共同评赏。
  1. 频泛晴湖棹:
  • “频泛”意味着多次进行。
  • “晴湖”指的是晴朗的湖水。
  • “棹”是划船时用的桨。
  1. 南山又北山:
  • 这两句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对比,暗示着诗人对自然美景的不同感受或观察角度。
  1. 天中思益智:
  • 在这里,“天中”可以指天空或者自然界。
  • “思智”则表示思考或智慧。
  • 整体意思是在自然界中寻找智慧或启示。
  1. 人外足消闲:
  • “人外”可以理解为超出常人、脱离世俗的意思。
  • “足消闲”表示足够满足、足够休闲。
  • 这句话可能是在说,在自然的怀抱中,人们可以远离尘嚣,找到心灵的宁静和满足。
  1. 灌木连云绿:
  • “灌木”指的是灌木丛,这里特指那些长有绿色叶片的植物。
  • “连云”形容灌木丛茂密,与天空相接。
  • “绿”描述了灌木的颜色。
  1. 残阳逐水弯:
  • “残阳”指的是落日的余晖,通常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或事物的结束。
  • “逐水弯”描绘了夕阳下水面的弯曲景象。
  1. 支公闻客至,一笑启禅关:
  • “支公”可能指的是一位名叫支遁的僧人,他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高僧。
  • “闻客至”意味着听到了客人的到来。
  • “一笑启禅关”中的“一笑”可能表示对客人到来的一种欢迎或回应;而“启禅关”则可能意味着开启了禅宗的修行之道。
  • 整句话可能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迎接客人、开启心灵之门的场景。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诗人的内心体验,展现了一种追求自然美、内心宁静和精神解脱的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