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府行台建,诸军纷错居。
所虞启奸宄,其患被乡闾。
庚癸如闻警,萑苻岂可除。
感怀在近事,城火与池鱼。
【注释】
建:设置。大府行台:指州郡长官的治所,也指官府。纷错居:交错杂乱地住在一起。
启奸宄:引起作乱的人。其患被乡闾:祸害波及到乡村邻里。
庚癸:古时用干支纪日,庚、癸为干之始。警:警报。萑苻:《汉书?刑法志》载:“今渔阳盗起,道路不通……盗贼群辈,遮略行旅。”注引《风俗通》曰:“萑苻,萑苻,萑苇也,以竹竿木索缚而贯之,以为城郭,谓之萑苻城。”
感怀在近事:感慨自己的处境。城火与池鱼:比喻自身难保。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任广德令时所作的组诗中的第一首。诗人对地方长官的施政行为表示不满,认为长官的治理使当地人民生活更加贫困,并指出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宁守杜君过扬来询里社近状”句中的“宁守”即“宁守广德”,意谓“宁愿守护着广德”。这一句是说,宁可守卫广德,不愿去扬州(当时的都城);“杜君”即杜牧,诗人的朋友和好友。这句是说,宁愿让朋友杜牧前来询问广德县里的乡里、乡亲最近的情况。“里社”即乡村或乡里,这里指代广德县。“其六”句中的“其”就是代词,相当于“那”,“六”即序数词“第六”,意思是第一首,即“其一”。此句的意思是:广德县的长官们在那里建立行台办公机构,诸军纷纷聚集在那里,造成了当地的混乱。
“所虞启奸宄,其患被乡闾”两句,意思是:担心的是,他们在那里会激起作乱的人,他们的灾祸也会殃及到乡村邻里。“虞”即忧虑的意思。“启奸宄”即“引发作乱的人”,即“激起动乱的人”。这两句是说,担忧的是,长官们的施政行为将给老百姓带来灾祸。“其患被乡闾”即“其患及乡里”,意谓他们的灾难会波及到乡间邻里。
“庚癸如闻警,萑苻岂可除”两句,意思是:听到消息后,我就像听到警报一样感到惊恐不安;难道能够消除那些萑苻吗?这是说,听说那里传来了警报,我就像听到了警报一样感到惊恐不安,难道有办法能够消除那里的祸害?“如闻警”即“听到警报”。“庚癸如闻警”即“听到警报”。“萑苻岂可除”即“难道能够消除”,意谓哪里能够消除那里的祸害呢?这是说,听说那里传来了警报,我就像听到了警报一样感到惊恐不安,难道有什么方法能够消除那里的祸害?“萑苻”是《汉书.刑法志》上所说的“萑苻之禁”,指的是禁止百姓私藏芦苇等工具以防盗贼。
“感怀在近事,城火与池鱼”两句,意思是:感慨自己的处境就像池塘中的鱼一样,处境十分艰难。这是说,感慨自己的境遇就如同池塘中的小鱼一般。“城火与池鱼”即“池鱼遭焚”、“水族遭难”。这是说,感叹自己的境遇如同池中被烧死的鱼一般,处境十分艰难。
四十七个字。前四句叙述广德县长官的政绩,表达作者对其施政行为的不满。中间四句表达了作者对广德县的忧虑之情,以及他对广德县人民的同情与关切。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处境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