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春将去,斗杓不复东。
淋漓杜鹃两,泛滥菜花风。
前辈忽焉没,吾侪谁与同。
夺标惊健手,妒杀白头公。

【注释】:

董逊斋(即董嗣隆):字元升,号逊斋,明代文学家。

令兄乐窠斋:指董逊斋的哥哥,名乐窠,字文山,号乐窠斋,也是一位文人。

雪毬:一种用雪做成的球状物。

宫山赋:指王维的《辋川图》序诗中的一首。

林太常:林鸿,字子羽,号闽山,福建闽县人,官至礼部尚书、翰林院侍讲学士等职。

茧庵宅:指林鸿的居室。

牡丹诗:指林鸿的咏牡丹诗。

【赏析】:

这首诗是董逊斋在十日春去之后,邀请朋友来可亭赏牡丹时所作。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同辈人的担忧,以及对前辈逝去的感慨。

首句”十日春将去”,以时间为背景,写出了春天即将过去,牡丹花也将凋谢的景象。”斗杓不复东”,则进一步描绘了时间流逝的无情,以及春去秋来的自然规律。

“淋漓杜鹃两,泛滥菜花风”,则是对牡丹花的细致描绘。这里既写出了牡丹花的盛开,也写出了其枯萎的过程。”淋漓”一词,形象地描绘出了牡丹花的生机勃勃与生命力,而”泛滥”则暗喻了时间的无情,以及生命的变化无常。

接下来的两句,”前辈忽焉没,吾侪谁与同”,则是对自己与前辈的差距的感慨。这里的”前辈”,既是指董逊斋的哥哥,也是对前辈的泛称。”忽焉没”则写出了前辈的突然离去,让人无法接受。而”吾侪谁与同”,则是对自己孤独无助的感叹,同时也表达了对前辈离去后的寂寞感伤。

最后两句”夺标惊健手,妒杀白头公”,则是对牡丹花的赞美与留恋之情的抒发。这里的”夺标”,既指牡丹花的争艳斗丽,也暗喻了同辈之间的竞争。而”惊健手”,则写出了大家对牡丹花的喜爱和欣赏之情。而”妒杀白头公”,则写出了牡丹花的美丽,让人心生嫉妒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牡丹花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同辈逝去的哀伤,也有对牡丹花的留恋与赞美之情。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生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