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京江风度,清恪公忠,中兴近百年,偻数名臣,知衡湘之区饶间气;
似河间淹通,仪徵精博,世界贯五洲,尽发学蔀,洵纪阮而后有达人。
【注释】
挽张百熙联:为悼念已故的张百熙而作,此诗是作者写给他的一副挽联。张百熙(1847年—1939年),字惠芝,号燕生,晚号石叟,河北省三河县人。清末民初政治家、教育家。曾留学日本,回国后历任学部总长、国务总理等职。
兼京江风度,清恪公忠,中兴近百年,偻数名臣,知衡湘之区饶间气;
“兼”字是并有的意思,“兼京江风度”是说张百熙兼具京师和江南两地的风度气质。“清风”指正直廉洁的风骨,“公忠”是公正忠诚,“中兴”是指国家中兴,“偻数名臣”指的是众多忠诚有才能的大臣。“知衡湘之区饶间气”,衡山、湘水二地,地处中国南方,地势险要,物产丰富,因此人才辈出,“间气”,即英才之气。“间气”指才德兼备之士。
似河间淹通,仪徵精博,世界贯五洲,尽发学蔀,洵纪阮而后有达人:
“似河间淹通”,河间是地名,代指学识渊博的人,“淹通”即博闻强识,通达事理。“仪徵精博”中的仪征即今天的扬州。“仪征精博”意为学问精湛且广博。“世界贯五洲”中的五洲泛指世界各地,这里指的是学识或知识遍及世界各地。“尽发学蔀”意思是完全揭开了学问的帷幕,“学蔀”是古代对书塾的称谓,这里比喻学术的深度和广度。“洵纪阮而后有达人”中的阮籍是魏晋时期的文学家、思想家,他以放荡不羁、好饮酒著称,这里的“达人”指的是有远见卓识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为张百熙所作的挽联,通过赞颂他的品德和才华,表达了对其深深的怀念之情。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有对张百熙个人的高度评价,也有对其一生贡献的肯定。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