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祠堂沔阳浒,桧柏森森铁干古。
行人指点定军山,月黑天阴闻战鼓。
三分炎祚鼎终存,万马中原气已吞。
五丈原头将星落,此间终古藏忠魂。
泱漭寒流向东去,霜郊豁见平芜路。
南通剑阁北褒斜,想见当年运筹处。
我来下马拜荒丘,三代而还第一流。
绵竹战馀瞻尚死,一门忠烈壮千秋。

武侯祠

丞相祠堂在沔阳,桧柏森森铁干古。

行人指点定军山,月黑天阴闻战鼓。

三分炎祚鼎终存,万马中原气已吞。

五丈原头将星落,此间终古藏忠魂。

泱漭寒流向东去,霜郊豁见平芜路。

南通剑阁北褒斜,想见当年运筹处。

我来下马拜荒丘,三代而还第一流。

绵竹战馀瞻尚死,一门忠烈壮千秋。

注释:

这首诗是苏轼的《武侯祠》。诗中描绘了诸葛亮的祠堂和三国时期的历史。其中,“丞相祠堂”指的是诸葛亮的祠堂,位于沔阳。“铁干古”意味着祠堂中的桧柏树非常古老,像铁一样坚硬。“定军山”是历史上著名的战斗地点,这里曾经是战争的中心。“三分炎祚鼎终存”表示在三国时代之后,魏国、蜀国和吴国的鼎立局面仍然存在。“五丈原头将星落”指的是诸葛亮在五丈原去世时,留下了一颗将星。“此间终古藏忠魂”表示诸葛亮的忠诚精神和英勇事迹永远被人们铭记。“泱漭寒流向东去”描述了江水向东流淌的景象。“霜郊豁见平芜路”表达了秋天霜降后郊外的道路变得开阔。“南通剑阁北褒斜”提到了剑阁和褒斜谷,这些都是当时的重要交通要道。“想见当年运筹处”表达了诗人对当年诸葛亮运筹帷幄之地的回忆。“我来下马拜荒丘”表示诗人来到此地,为诸葛亮的墓地下马致敬。“三代而还第一流”表示诸葛亮的品德和才能超越了古代的英雄人物。“绵竹战馀瞻尚死”指的是绵竹之战后,刘备的儿子刘瞻仍然坚持战斗到最后。“一门忠烈壮千秋”表示这一家忠诚勇敢的事迹将永载史册。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武侯祠的描绘,展现了诸葛亮的伟大形象和忠诚精神。首句“丞相祠堂在沔阳”便点明了祠堂的位置。接下来,“铁干古”和“月黑天阴闻战鼓”等词句生动地描绘了祠堂周围的环境和氛围。通过这些描述,读者可以感受到诸葛亮的庙宇庄严肃穆,充满了历史感。

诗中通过“三分炎祚鼎终存”等词句,表达了对三国历史的感慨。诸葛亮在这一时期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他的名字将永远被铭记。此外,“万马中原气已吞”也表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

诗人转向对武侯祠本身的描述。通过“五丈原头将星落”等词句,展现了诸葛亮在战争中的英勇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此间终古藏忠魂”也表达了对诸葛亮忠诚精神的赞美。

诗人以“我来下马拜荒丘”结束全诗,表达了自己对诸葛亮深深的敬仰之情。通过这些词句,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诸葛亮的尊敬和怀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诸葛亮的伟大形象和忠诚精神。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