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出南关外,真成万里行。
野花明绣节,山鬼辟龙旌。
原隰通周索,风烟接汉营。
欢呼听彝目,天意为销兵。

【注释】

①关外:关外,指边塞地区。

②真成万里行:真,实在;成,变成。万里行,形容路途遥远。

③野花明绣节:野花,指路边的花草;明,照耀;绣节,即绣有花纹的旗帜。

④山鬼辟龙旌:山鬼,指山中的鬼神;辟,驱除;龙旌,即画着龙形的旗帜。

⑤原隰通周索:原隰,指平原低洼之地或山间平地;周索,即曲折的小路。

⑥风烟接汉营:风烟,指战旗飘扬,尘土飞扬;汉营,指汉军的军营。

⑦欢呼听彝目:欢呼,指欢呼声;彝目,指军中将领。

⑧天意为销兵:天意,指上天的意志;为,是;销兵,即结束战争。

【赏析】

这首诗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当时诗人正在安西节度使封常青手下任判官。从诗中“天意为销兵”可知,作者当时正奉命出使西域,向唐军前线指挥部传达朝廷停止战争的命令,并安抚将士。

首联写自己由长安出发到西域边陲,一路跋涉,到达南门以外,真像万里长征似的。

颔联写路旁野花如锦绣般灿烂,山上的神鬼也驱散了那龙般的旗帜。

颈联写沿途经过的地方,都是平原和低洼地,弯曲的小路上扬起阵阵风尘。远远望去,只见战场上旌旗招展,一片战火烽烟。

尾联写自己听到将士们的欢呼声。他们听说朝廷已决定停止战争,于是欢呼雀跃。这胜利的消息仿佛是上天赐予他们的恩惠。

全诗描写了诗人奉命出使西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表达了对将士们渴望停止战争的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