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山天险古金汤,都邑规模溯汉唐。
陆海膏腴本沃壤,秦风剽悍称岩疆。
每因眷念劳中夜,忍使时巡后一方。
远幸冲寒访民隐,终南太华遥相望。
豳岐不乏耕织业,漆沮尚存蒐狩场。
重农藏富屡诏谕,雨旸时若歌丰穰。
雄兵超距贾馀勇,野老讴吟多宿粮。
要令遐陬沾湛露,讵以无事弛边防。
大阅三军训甲士,来朝诸部趋蕃王。
蠲租恤下恩未已,共跻仁寿乐且康。
渭水冰消回暖律,南山烟霭动初阳。
停銮怀古还披卷,宵旰勤求意不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长安行》。诗中描述了唐朝时期长安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国家的忧虑。
首联“河山天险古金汤,都邑规模溯汉唐。”这两句诗描绘了长安的山河壮丽,地势险要,历史悠久,曾经是汉朝和唐朝的都城。
颔联“陆海膏腴本沃壤,秦风剽悍称岩疆。”这两句诗描述了长安周围的土地肥沃,气候适宜,而且地处关中,地势险要,有天然屏障。这里的“秦风”指的是秦朝的风土人情,而“剽悍”则形容长安地区的人民勇敢善战。
颈联“每因眷念劳中夜,忍使时巡后一方。”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因为怀念长安而常常失眠,甚至有时候会因此而感到疲惫不堪。同时,他也不想因为自己的巡视而给百姓带来负担。
尾联“远幸冲寒访民隐,终南太华遥相望。”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严寒中走访民众的情况,他登上终南山、太华山,眺望远方,希望能够更好地了解民间疾苦。
整首诗通过描绘长安的自然风光和文化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回忆和对国家的忧虑。同时,也反映了唐朝时期的社会状况和经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