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画楫到山塘,水市阴笼草木香。
石不点头谁说法,惟存涧响杂笙簧。

虎丘

随风画楫到山塘,水市阴笼草木香。

石不点头谁说法,惟存涧响杂笙簧。

注释:

  1. 虎丘: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的一座著名景点,以其山水景观和人文历史而闻名。
  2. 风:此处指微风。
  3. 画楫:古代用竹片编成的船,形状像画卷,所以称为画楫。
  4. 山塘:即山塘街,位于苏州市中心,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商业步行街。
  5. 水市:指水边的市场。
  6. 阴笼:笼罩,覆盖。
  7. 石不点头:意指石头没有反应或回应。
  8. 说法:发表言论或观点。
  9. 涧响杂笙簧:形容涧边的水流声与乐器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虎丘游览时的所见所感。首句“随风画楫到山塘”,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乘着轻风,划着画楫,悠然自得地来到了山塘的情景。这里的“画楫”和“风”两个关键词,都暗示了游子的轻松自在。
    次句“水市阴笼草木香”,则进一步描绘了山塘的水陆市场,以及市场的繁华景象。这里的“水市”意味着水边的市场,而“阴笼”则形象地描述了市场的繁荣景象,仿佛被一层神秘的气息所笼罩。同时,“草木香”也让人感受到市场的生机与活力。
    第三句“石不点头谁说法”,则是对虎丘石景的描写。这里的关键词“石”和“点头”,都给人一种沉稳的感觉。然而,诗人却说“石不点头”,似乎在质疑这石景是否真的能说出什么来。这句话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也体现了他的超然物外之心态。
    最后一句“惟存涧响杂笙簧”,则是对涧边流水声的描绘。这里的关键词是“只有”、“涧响”和“杂笙簧”。在这里,涧响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既可以理解为自然的声响,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内心的感受。而“杂笙簧”则形象地描绘了涧边流水声与乐器声音交织在一起的情景,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和谐与美好的世界之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