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问慈宁草奏笺,夜张银烛大江边。
重来往事俄追忆,转眼光阴十七年。
驻跸乌喇之船厂忆壬戌春夏巡行此地每五日一奏请圣祖母太皇太后安今不可得矣书志慨慕
曾问慈宁草奏笺,夜张银烛大江边。 注释:曾经向慈宁宫起草奏章,夜晚点燃银烛在大江边。 重来往事俄追忆,转眼光阴十七年。 注释:再次回来时,往事突然追忆起来,时间已经过去了十七年。
译文:
我曾向慈宁宫上奏请求太后的安全,夜晚在江边点燃银烛。
我再次来到这里,往事突然涌上心头,时间已经流逝了十七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乌喇(今吉林永吉)船厂的所见所感。作者通过描绘自己回到乌喇船厂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感慨。其中“曾问慈宁草奏笺,夜张银烛大江边”一句,描述了自己曾经向慈宁宫上奏请求太后的安全,夜晚在江边点燃银烛的场景。这里的“慈宁宫”指的是清高宗的寝宫,而“奏笺”则是向太后进呈的奏文。这句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太后的尊敬和忠诚,也表达了他当时的心情和处境。
“重来往事俄追忆,转眼光阴十七年”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和感慨。这里,“往事”指的是作者在乌喇船厂的工作经历,而“追忆”则表达了他对那段岁月的怀念和回忆。同时,“转眼光阴十七年”则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之快,以及作者在乌喇船厂度过的漫长岁月。
整首诗歌通过对乌喇船厂的回忆和感慨,展现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奈的情感。同时,诗歌也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