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溪隐隐见窗纱,几度呼童问酒家。
尺幅林峦分远近,画工浓淡最堪夸。
题画
隔溪隐隐见窗纱,几度呼童问酒家。
尺幅林峦分远近,画工浓淡最堪夸。
注释
①题画:在画上题字。
②隔溪:隔着一条小溪。
③窗纱:指窗户上的纱帘。
④几度:多少次。
⑤呼童:唤人来拿东西。
⑥酒家:酒店。
⑦尺幅:这里指画的面积。
⑧林峦:山林和山岭。
⑨堪:值得。
赏析
诗的前两句描绘出诗人站在画前观赏的画面。他看见的是“隔溪”的一幅画,画中有“窗纱”,而自己又“隔溪”远望。他多次呼唤家中的仆人来帮他取酒,因为这幅画中的景色太美了,他忍不住想要一饮为快。这两句诗描绘出了一种静谧的氛围,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美景的热爱。
诗的后两句则描写了画中的景色。诗人通过尺子的尺度,把画中的景象分成了远近两部分,这是诗人对画工技艺的一种赞赏。同时,诗人也通过“浓”、“淡”两个形容词,表达了他对画中色彩运用的欣赏,认为画工的手法最为出众。
这首诗虽然短小,但画面感极强。诗中的“隔溪”、“窗纱”、“呼童”等词语,都让人仿佛置身于画中,感受到了那种宁静而又热烈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