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一调楚江干,吹彻潇湘五月寒。
地北天南无谪叟,不教羁思入毫端。

【注释】

赋得江城五月落梅花:诗题中的“赋”是诗人自命,即作诗的意思。江城即指金陵城,五月落梅花,即江南梅子成熟之时。此诗是作者在江城作客时所作。

梅花一调:梅花的曲调。梅花是国色,也是名花。唐玄宗曾于天宝年间令乐工谱曲,名为《梅花落》。

楚江干:楚江,即长江。古代楚国都城在今湖北省江陵县,故有楚江之别称。楚江,就是长江入江口的地方。

潇湘:湖南简称。

地北天南无谪叟:意谓不管身居何方,都远离朝廷政治中心,没有受到贬谪。

不教羁思入毫端:意谓不将羁旅愁思写入诗中。

译文:

梅花一曲流传楚江边,吹遍了潇湘五月里的寒。

无论身处何地远离朝廷政治中心,没有人遭受贬谪之苦。

不把羁旅愁思写进诗里。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借咏梅花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

前两联写景抒情。首句写梅花在江城五月盛开,第二句写这曲子在长江两岸吹拂,吹得潇湘一带五月里寒冷难当。后两句则由景及人,抒发自己遭贬谪的感慨。“地北天南”四字点出自己虽被贬至天涯海角,却依然远离朝廷,不曾被贬过,而那些遭贬的人却是“地北天南无谪叟” ,与自己形成了鲜明对比。末两句“不教羁思入毫端”,表明自己决不让羁泊异乡的愁绪进入诗歌的篇章。

这首诗以咏物起兴,托物抒情。首联先写梅花之曲,次领起全诗主旨;颔联承上启下,由景及人;颈联转笔写情,抒发遭遇;尾联收束全诗,点明主题,并归结到咏物的本旨。全诗构思巧妙,脉络分明。

咏物而不为物所困,不为物所缚,而是能超脱物外,这正是这首小诗的艺术特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