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拂烟云动翠旗,登临翰墨每相随。
山河景象无穷意,俯瞰人情因物知。

【注释】

摇拂:飘拂。烟云:云雾。动翠旗:指风起时,翠旌随风摇曳。登临:登上山巅,即登高远望。翰墨:指文墨、书信等文字材料,也指书法。因物知人情:由事物的变化而了解人的情意。

【赏析】

《来青轩临眺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此诗是第一首,写登高临眺之所见所感。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首句“摇拂烟云动翠旗”,以风起时飘扬的翠旗比喻飘拂的云雾。“摇拂”二字写出了风势之强劲,云旗随风摇曳,形象生动传神。“动”字不仅表明了云旗与风的关系,而且使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感。“翠旗”即翠绿的旗帜,这里借指山峦,因为山顶常为绿色,所以说山峦是“摇拂”着“翠旗”。这一句既写了景,又暗寓了情。“登临”二字点出主题,即登山临观。“每相随”,意思是说无论何时登高临视,都伴随着自己的思绪。“翰墨”一词,既是实指笔和墨,又是虚指文人墨客的才学。古人把书写文章叫“翰墨”,“翰”指的是笔,“墨”指的是砚台里的汁液,所以合起来就是文房四宝。“翰墨每相随”,说明诗人常常登临高处,以抒发胸中之情思。“山河景象无穷意”一句,是对上两句的进一步拓展。“山河”即指祖国的河山,诗人在登高远望之际,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心中涌起了无限的感慨和遐想。“无穷”一词,既形容了山河的壮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俯瞰人情因物知”是全诗的关键之处。这句诗的意思是,诗人站在高处俯瞰人间,从景物的变化中了解人的情感变化。这里的“因物知人情”并不是说诗人真的通过观察自然界的事物来了解人的情感变化,而是借用这一意象来表达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深刻认识和感悟。这种认识并非仅仅停留在表面,更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精神境界。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了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而且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