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猎归鞍早,乐施命大官。
分餐不畏冷,祇恐夜间寒。
【注释】
罢猎归鞍:打猎完毕,卸下猎具,准备回家。
乐施命大官:乐意施舍给地位高的大官。
分餐:分食。
畏(wèi)夜寒:恐怕夜里天冷。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写南苑的景色和动物们的生活习性,表达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向往田园生活的感情。
“季冬”(冬季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十二月,在古代称为仲冬、孟冬等。“南苑”(皇家园林)、“十首”,是说写了十首。“其九”指的是第九首。从“季冬”二字可知,这首诗是在冬季写的。
“罢猎归鞍早”,写打猎归来时,天色已晚,而此时主人却早早就卸鞍休息了。这一句看似写景,实际上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狩猎是一种娱乐活动,人们为了消遣娱乐而参与。但是,一旦到了晚上,这种消遣活动就会结束。因此,当主人在傍晚时分就结束了狩猎,早早地回家休息时,也就表明了他并不热衷于这类活动,而是更看重家庭团聚的乐趣。
第二句“乐施命大官”,进一步描绘了这一场景。这里的“命大官”是指地位高的大官,他们往往受到皇帝的青睐和宠爱。然而,这些官员们并没有因此而沉溺于享乐之中,反而乐于施舍财物,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种高尚品质令人敬佩。
第三句“分餐不畏冷”,是对上述两句的补充解释。这里的“分餐”是指分享食物。在古代,贵族阶层的饮食非常讲究,他们常常邀请亲朋好友一起共享美食。然而,在冬天的时候,天气寒冷,食物容易变凉。因此,主人并没有因为害怕食物变冷而拒绝与客人分享食物,而是欣然接受了客人的馈赠。这种慷慨大方的态度令人感动。
最后一句“祇恐夜间寒”,则是在强调自己不善于御寒保暖。这里的“寒”不仅指温度低,还可以理解为内心的寒冷。由于担心夜晚会太冷,所以没有让客人进屋过夜,而是让他们在外面等候。这种体贴入微的举动让人感到温暖。同时,这也反映了主人的谦恭有礼和善于交际的才能。
整首诗通过对南苑景象和动物们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