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岫嵚崎路渺茫,画工摹写各舒长。
云峰四起添山色,竹树重阴致夏凉。
最爱萧疏随意笔,可称流动赏心方。
依稀岩洞神仙住,那得闲情问草堂。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岭岫嵚崎 - 形容山峰峻拔高耸。
路渺茫 - 山路遥远,难以看清。
摹写 - 模仿绘画。
云峰四起 - 云雾缭绕的山峰四处延伸。
竹树重阴 - 竹林和树木茂密遮阴。
夏凉 - 带来夏季的凉爽。
萧疏随意笔 - 笔法自由不拘泥。
流动赏心方 - 给人以愉悦的观赏体验。
岩洞神仙住 - 描绘岩洞中神仙居住的场景。
闲情问草堂 - 悠闲地询问草堂主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山水画的题咏之作。诗人通过细腻的语言描述了一幅山水画中的景色,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首句“岭岫嵚崎路渺茫”,诗人用“峻拔”来形容山势,用“遥远”来形容山路,描绘出了一幅高耸入云、道路遥远的壮丽画面。这种景象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宏伟与神秘。

诗人转向了画中的景物。“云峰四起添山色”,这里用“云峰四起”来形容山峰连绵起伏,形成了一道道壮观的景色。而“添山色”则暗示这些山峰为整幅画面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层次感。

诗人又描述了画中的竹树和植被。“竹树重阴致夏凉”,这里的“竹树重阴”形容竹林和树木茂盛,遮阴效果显著,带来了夏日的凉爽。这种景象让人感受到了自然的清新与舒适。

最后两句“最爱萧疏随意笔,可称流动赏心方”,诗人表达了他对画家笔法的喜爱和赞赏。他用“萧疏”形容笔法自由不拘泥,用“流动”来形容画作给人的观感流畅自如。这种评价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也展现了他对艺术创作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的审美观和艺术修养。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语言优美流畅,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