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喜春和踏草行,郊原遥听曙鸡鸣。
宾鸿欲向银湾渚,社燕方栖静舍楹。
已觉阴消馀雪散,争看阳长早潮生。
省耕畿辅先群吏,留憩田间夜不惊。
仲春时节,我听到大雁在天空中飞翔的声音。渐喜春风和煦,我踏青于郊野。远远地听,清晨的鸡鸣声传遍了原野。
鸿雁想要飞往银湾渚,社燕正栖宿在安静的屋檐下。已经觉得阴霾消散,雪后的景色逐渐明朗。争先恐后观看阳长早潮生。
想起先群官省耕畿辅,留憩田间夜不惊。
渐喜春和踏草行,郊原遥听曙鸡鸣。
宾鸿欲向银湾渚,社燕方栖静舍楹。
已觉阴消馀雪散,争看阳长早潮生。
省耕畿辅先群吏,留憩田间夜不惊。
仲春时节,我听到大雁在天空中飞翔的声音。渐喜春风和煦,我踏青于郊野。远远地听,清晨的鸡鸣声传遍了原野。
鸿雁想要飞往银湾渚,社燕正栖宿在安静的屋檐下。已经觉得阴霾消散,雪后的景色逐渐明朗。争先恐后观看阳长早潮生。
想起先群官省耕畿辅,留憩田间夜不惊。
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 1. 树冷催蝉咽: - 注释:树叶变冷,蝉鸣声似乎也变得低沉。 - 赏析:这一句描绘了初秋时节的自然景象,树木的冷意和蝉声的低沉相结合,营造出了一种深秋的氛围。 2. 荷疏表影长: - 注释:荷花稀疏,影子显得格外漫长。 - 赏析:这句话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景色,荷叶稀疏,影子拉长,给人以萧瑟之感。 3. 深秋残暑气: - 注释:深秋时节仍然残留着夏天的余温。 -
蕤宾逢夏律,午日俯澄流。 黄鸟林中变,新蒲岸外稠。 宫筵传彩粽,仙酒泛丹榴。 遥忆蓬莱上,垂杨荫御沟。 注释: 1. 蕤宾逢夏律:蕤宾是古代十二律中的一个,逢夏律即是指夏季的律。这里的“逢”是遇到的意思,意味着在蕤宾这个律音下,正值夏季。 2. 午日俯澄流:午日指的是正午时分,俯即低头,澄流即清澈的水流。这里描绘的是夏日中午阳光直射水面的景象。 3. 黄鸟林中变:黄鸟指的是黄色的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以下是逐句的释义和译文: 第一句 - 爽气三秋早:爽指的是清新的空气,三秋指的是秋季的三个月。这里描述的是秋季的早晨,空气格外清新,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 第二句 - 仙期此夕经:仙期指的是七夕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这句诗表达的是在这个特殊的夜晚,七夕节即将来临。 第三句 - 针楼连万户:针楼指的是装有针的楼房,这里指的是女性在七夕节晚上会装饰自己的住所
【注释】 精门:指唐代李峤的“精门”。李峤是中宗、睿宗两代的宰相,他的文章被当时人称为“精门”。斫(cuò):磨。云笺:即云母纸,古代的一种书写用的纸张。御章:皇帝的诏令。宫门:皇宫的门。内殿:宫殿内的正房。夕景:夕阳的景象。炉烟动:指灯火闪烁如烟。晴光:明亮的阳光。烛影长:烛光摇曳。文房:指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友:相与为伴。翰(hàn)翔:飞腾翱翔。 【赏析】
【注释】 沙河:古地名,在今陕西。辉煌:明亮耀眼。明辇道:明亮的御路,指皇帝的车驾。将晓:将近天亮时。漏声残:指时间接近拂晓时分。秋月:秋天的月亮。西山:指终南山,在长安南面。落:落下。金风:秋风。北野:北方的田野。寒:寒冷。漙漙:形容露水晶莹的样子。芳华日:指美好的青春时代。漙漙:露水未干的样子。 【赏析】 这首七绝写于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据《旧唐书·肃宗纪》记载,至德元年九月
【注释】 瞻皇考御书敬佛二字:瞻仰父亲(太祖)的御笔,上面写着“敬佛”两个字。 重来瞻御笔:重新来到此地瞻仰父亲的御笔。 丕烈迈前代:丕烈,是伟大、卓越的意思,迈,超过。前代,指以前的时代。 鸿休启后人:鸿休,大吉大利;启后人,开启后人。 兴文盛礼乐:兴文,振兴文学;盛礼乐,繁荣礼仪和音乐。 偃武息兵民:偃武,停止战争;息兵,停止用兵。武,指武力或战争。 法则光华远:法则,这里指法海寺;光,光辉
``` 紫塞双崖出,丹梯百尺悬。 草香遮细路,树老卧晴烟。 地为时巡到,山当隘口偏。 何年留石室,驻马望层巅。 ``` 诗句翻译 - “紫塞双崖出”:描述喜峰口两侧的山峰如同紫色的要塞一般突出。 - “丹梯百尺悬”:形容悬崖上有一条高耸的梯子,颜色如丹砂般鲜艳,高达百尺。 - “草香遮细路”:小路周围长满了草,香气四溢,遮掩了路径。 - “树老卧晴烟”:树木因年代久远而显得苍老
诗句解释: 1. 玉殿寒松秘 - 此句描绘了孝陵的庄严与静谧。"玉殿"可能暗示着帝王的住所,"寒松"则表达了环境的冷清,"秘"则意味着隐秘、不易接近。 2. 秋霜落树枝 - 描述了秋天的景致,树叶被霜覆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 3. 缅怀文武业 - "文武"通常指代文官和武将,这里的“业”指的是事业或者功绩。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历史上那些为国家和民族做出重大贡献的英雄们的怀念之情。 4.
【解析】 “初秋”“西苑”点出时间、地点,“幸”是皇帝亲临之意,“命小船采莲”是诗人的主观愿望。“芰荷池沼满,鸥鹭夕阳边”两句写荷花盛开,水鸟成群。“频使移轻舫,时来献采莲。”两句是说经常派使者把小船移到湖中来采莲。“离宫阑槛外,风动碧翩翩”两句写在离宫的栏杆之外,微风吹动着碧绿的荷叶随风飘舞。 【答案】 (1) 幸:皇帝到某处去叫“幸”。 (2) 西苑:指西宫或西面园林。 (3) 初秋向晚天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需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答,其中“驻跸”即皇帝到某地暂住;“碧云寺”是地名,位于今北京西郊的玉泉山,有碧云寺。 【答案】 ①驻跸:在此处暂住。②山寺通幽境:山中寺庙通向幽僻之处。③幡虹:旌旗上的彩虹。④刹(寺院)凤:佛寺上飞檐翘角的风凰形装饰。⑤翠麓三乘辟(辟:开。三乘:车驾)。⑥游豫:游玩、休息。⑦松阴辉落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永定河堤旁的所见所感。 首句“豫定安澜在事前”中的关键词是“豫定”,意为预先决定,暗示着诗人对即将到来的洪水有所准备。接着是“安澜在事前”,意思是洪水来临之前已有准备,这里的安澜即指平静的河流。 第二句“每逢雨潦自心牵”中的关键词是“雨潦”,即雨水和积水,诗人看到这些情况自然心中担忧。 第三句“帑金不惜筹耕种”中的关键词是“帑金”,即国库资金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五十五年三月下旬园中桃杏玉兰梅花齐放”一句,诗人在三月的园内看到桃花、杏花、玉兰、梅花同时盛开,而最引人注目的是玉兰花,其茂盛之状足以令人叹为观止。所以特请皇太后一赏。“玉花万朵祝慈颜”,这一句是说:我这里有万朵的玉色花朵献给太后,以祝愿您长寿美丽如玉
【注释】 五十五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李林甫被贬为长流夜郎,五十六年又被贬为崖州(今海南省三亚市)。五十五年即指其被流放的第五个年头。陵:指唐玄宗的山陵。 拜奉:参拜、供奉。 鞠育:抚养、养育。 松林:松柏。松柏常青。 屈指:用手指算数,表示计算。指多年。 珠邱玉殿:指玄宗陵寝,在洛阳城南,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南郊。 觐:朝见。 悲想:思念。音容:声音容貌。 寸晷移:一刹那的时间就移动了
【注】昆明:即昆明池,在今山西永济县西南。江海:指黄河和长江。坚筋骨:指锻炼身体,使其坚强。平流:指江河水流平缓的地方。雁阵惊鎗:指箭射雁群,声震如枪。鸥群畏弩散还连:指箭射鸥群,声震如雷,鸥群应声飞起,再聚集在一起。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作者以鹰击长空的雄姿,比喻自己的远大志向与不屈精神。全诗意境宏大,气势磅礴,笔力遒劲,风格豪放,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赏析】
诗句释义: 1. 水村 - 描述了一个水边的村庄。 2. 曾记江淮泊万艘,便旋水淀暂春游:曾经在江淮一带停泊着大量的船只,于是便在这里暂时游玩。江淮,指的是长江和淮河之间的地区,是古代中国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 3. 虽无浩渺长波壮,亦有清漪锦浪浮:虽然没有浩瀚的长波浪涛壮观,但是也有清澈的涟漪和美丽的浪花漂浮。浩渺,形容水势浩大无边;清漪,指细小的水波;锦浪,形容浪花美丽如锦。 4.
【注释】 春日即事:春天的景色,即景抒情。 盛芳春育物多:形容春光明媚,万物生长,繁花似锦。 仲阳孳茂野烟和:在仲阳(春季)时万物繁殖茂盛,烟雾和煦。 宵旰求民隐:形容皇帝勤于政事,夜以继日地处理国家大事。宵旰,天黑后仍不休息;求,探求、谋求;民隐,百姓的疾苦。 益守平成免赋苛:更加谨慎地保持国家的和平安定,避免加重人民的赋税。益,更;守,守护;平成,平稳的政治局面;赋,赋税;苛,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