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观物视韦篇,奥旨微言开画前。
月窟天根来往处,地雷乾巽互环旋。
青阳和煦为春首,淑日依迟作道筌。
运转洪钧推造化,体元善政在身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赋得三十六宫都是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四时观物视韦篇,奥旨微言开画前。
月窟天根来往处,地雷乾巽互环旋。
青阳和煦为春首,淑日依迟作道筌。
运转洪钧推造化,体元善政在身先。
注释:
- 四时观物:观察四季变化。
- 视韦篇:参考《诗经·卫风·氓》中的“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一句。
- 奥旨微言:深奥的意义和微妙的言论。
- 开画前:打开画作之前。
- 月窟:指月亮的洞穴,也比喻事物的隐秘之处。
- 天根:指天地的根源或基础。
- 地雷:指大地的雷声,象征万物生长的力量。
- 乾巽:八卦之一,代表天行健,地法坤,表示天地运行的自然法则。
- 青阳:指春天的阳光,象征着生机和活力。
- 淑日:美好的天气,也可以理解为良好的时机或者条件。
- 道筌:修行的方法或工具。
- 洪钧:指宇宙间最大的力量,这里用来比喻自然界的运转规律。
- 造化:指自然界的生成和变化,也比喻人生的起伏和机遇。
- 体元:体会天地万物的道理或本质。
- 善政:好的治理,善良的政治。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和宇宙秩序的深刻理解。诗人通过观察四季的变化,体会到了大自然的奥妙和深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绘画艺术的理解。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富有哲理性。诗人通过对自然和宇宙的观察与思考,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