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流震耳似惊潮,滚滚泠泠眺绮寮。
夜色初分秋景霁,风声已送积霖飘。
皆因百壑归来远,非是孤川自去饶。
何比长江无弃物,小河水涸岂容桡。
《山庄夜雨听滦河溜声》临流震耳似惊潮,滚滚泠泠眺绮寮。
夜色初分秋景霁,风声已送积霖飘。
皆因百壑归来远,非是孤川自去饶。
何比长江无弃物,小河水涸岂容桡。
【注释】
①山庄:泛指山林水边之地的别墅或山居。
②滦河:即滦河,今属河北省。
③震耳:形容声音很大。
④潋滟:波光闪耀。
⑤绮寮:华丽的住所。
⑥霁:天气放晴。
⑦孤川自去饶:意思是说孤舟自去,不会受到阻碍。
⑧何比:什么相比。
⑨长江:指长江大河,比喻广阔的河流。
⑩弃物:被遗弃的东西。
【赏析】
这是一首山水诗,描绘了滦河之水的奔涌和流淌,抒发了诗人观景听声的感受。
首联写在山庄听滦河流水之声。“临流震耳似惊潮”,水流奔腾激荡,如海潮汹涌澎湃的声音传来,令人心潮澎湃。“滚滚泠泠”则形容水声如雷鸣般轰鸣不绝。“眺绮寮”则表达了站在山庄之上,眺望远方绮丽的房屋,享受着宁静美好的自然风光。
颔联写夜晚的景色。“夜色初分秋景霁,风声已送积霖飘”两句,描绘了一幅秋天夜晚的景象。此时天空刚刚放晴,月光洒满大地,万物沐浴在秋日的阳光下。微风拂过,吹起了积存的雨水,形成了一片片水雾,宛如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颈联写滦河水流的广阔和奔流不息。“皆因百壑归来远,非是孤川自去饶”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他认为滦河水来自众多山脉的汇聚,虽然它独自流淌,却从未受到任何阻碍,一直向前奔涌而去。这两句不仅赞美了滦河的壮美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仰之情。
尾联则将目光转向了其他河流。与滦河相比,长江的水势更加磅礴,而小河流却已经干涸。这里以对比的方式来强调滦河之水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水、水流、景色等元素,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悟,传达出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思考和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