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勤久矣理淮黄,几度风尘授治方。
九曲素称天下险,四来实为兆民伤。
使清引浊须勤慎,分势开疏在不荒。
虽奏安澜宽旰食,诫前善后奠金汤。
【译文】
长久以来,治理淮河黄河流域,多次经历风尘之苦,才找到了治理的办法。
淮河九曲是天下闻名的险要,黄河四次泛滥对人民造成了巨大伤害。
疏导河道必须勤恳谨慎,分治河流才能不致造成荒废。
虽然奏报朝廷得到宽免,但前人治理河流的经验值得后人继承,为百姓造福。
【注释】
览:看。淮黄:指淮河和黄河。成:成就。
久矣:很久了。理:治理。
几度:几次。风尘:比喻战乱。授:给予。治方:制定治理方案。
九曲:指黄河。素称天下险:自古以来,就以它作为天下最险恶的地区。
四来:第四次大水。实为兆民伤:这确实是广大人民的灾难。
清引浊:指疏导河水,把清的水流引入黄河。须勤慎:需要非常小心谨慎。
分势开疏:分别地势,疏通河堤。在不荒:不至于荒废。
虽奏安澜:即使奏报朝廷说河已经安定。安澜:平静的水波。
旰食:天黑才吃饭。指忧劳国事。
诫前善后:劝诫从前的好办法,为以后做好准备。奠金汤:奠定金城,使人民安居乐业。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任两淮提刑、江东路总管时写的。诗人通过描绘自己治理淮河的经历,歌颂了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力,表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爱民如子的思想感情。全诗结构严谨,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先写“览”淮河黄流域,后记“理”,再述“开”,最后点出“奠”。语言简练,层次清楚,叙事有条理,议论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