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成望泽意悬悬,驻辇山庄已数天。
雷送溪声连夜雨,炉凝香霭润鸾笺。
开襟漏报残钟曙,破梦茶敲活火煎。
半百无文惟自乐,顿教心地作清涟。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 夜闻雷雨大作晓赋志喜(夜闻雷雨大作晓赋志喜)
- 解释: 夜里听到雷声和大雨,早上写诗以表达喜悦之情。
- 译文: 深夜里听到雷声和雨声,早上就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我的欢喜。
- 注释: “夜闻雷雨”指的是在夜晚听到雷声和雨水的声音;“晓赋志喜”是指在清晨时写下这首诗来表达我的高兴。
- 秋成望泽意悬悬(秋成望泽意悬悬)
- 解释: 秋天已经结束,但我还期待着泽被润泽,心情难以平静。
- 译文: 秋天已经过去,但我仍然渴望得到泽的滋润,心情无法平静下来。
- 注释: “秋成”指秋天结束时;“泽”在这里指的是大地或自然界;“意悬悬”形容心情难以平静。
- 驻辇山庄已数天(驻辇山庄已数天)
- 解释: 皇帝的车驾停在山庄已有多日。
- 译文: 皇帝的车驾停留在山庄已经有好几天了。
- 注释: “驻辇”指的是皇帝的车驾;“山庄”是指一个山庄。
- 雷送溪声连夜雨(雷送溪声连夜雨)
- 解释: 雷声伴随着溪水的流动声,连续下了一夜的雨。
- 译文: 雷声与溪水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连续下了几夜的雨。
- 注释: “雷送”指的是雷声;“溪声”指的是溪水的声音;“连夜雨”指的是连续下了几夜的雨。
- 炉凝香霭润鸾笺(炉凝香霭润鸾笺)
- 解释: 炉中的香气凝聚在空中,使得鸾凤的书信也沾染了香气。
- 译文: 炉中的香气凝聚在一起,使得鸾凤的书信也沾上了香气。
- 注释: “炉凝香”指的是炉中聚集的香气;“霭”指的是烟雾、香气等;“润”指的是使…湿润;“鸾笺”是一种书信,通常指用羽毛制成的信纸。
- 开襟漏报残钟曙(开襟漏报残钟曙)
- 解释: 打开衣襟倾听漏壶滴答声报晓,天刚破晓时分。
- 译文: 我敞开衣襟聆听漏壶滴答声报早安,天刚刚破晓。
- 注释: “开襟”指的是张开衣襟;“漏报”指的是通过漏水来计时;“残钟”指的是天色将明时的晨钟;“曙”指的是黎明时分。
- 破梦茶敲活火煎(破梦茶敲活火煎)
- 解释: 在梦中听到敲打锅碗的声音,醒来后发现是在烧火煎茶。
- 译文: 在梦中听到敲打锅碗的声音,原来是在烧火煎茶。
- 注释: “破梦”指的是醒来;“茶敲”指的是锅碗相碰的声音;“活火”指的是燃烧得很旺的火;“煎”指的是煎茶的动作。
- 半百无文惟自乐(半百无文惟自乐)
- 解释: 到了五十岁没有文化成就,只有自己感到快乐。
- 译文: 到了五十岁却没有什么文化成就,只有我自己感到快乐。
- 注释: “半百”指的是五十岁;“无文”指的是没有文化成就;“惟自乐”指的是只有自己感到快乐。
- 顿教心地作清涟(顿教心地作清涟)
- 解释: 突然之间,我的心地变得清澈如涟漪。
- 译文: 突然之间,我的心地变得清澈如同涟漪。
- 注释: “顿教”指的是突然间;“心地”指的是内心;“清涟”指的是清澈的水波纹。
赏析:
这首《夜闻雷雨大作晓赋志喜》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和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首句“秋成望泽意悬悬”,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结束后仍未能得到泽润土地的期盼。接下来四句描述了皇帝车驾停在山庄的情景,以及连绵的雨水给山庄带来的宁静与美丽。最后两句“炉凝香霭润鸾笺”,则是通过炉中香气和鸾凤书信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