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
来庭岂为修文德,柔远初非黩武功。
牙帐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
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古诗内容及赏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读懂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注解进行理解分析。此诗为登科后作,诗人在中秋佳节闻海上捷音,感慨万千。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来庭岂为修文德,柔远初非黩武功;牙帐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
【答案】
(1)万里扶桑早挂弓:传说古代有扶桑国,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故称太阳为“扶桑”。这里用“扶桑早挂弓”形容战事已告结束,大宋扬威于四海。
(2)水犀军指岛门空:水犀,犀牛。指,指点,点数。水犀军即宋军主力,它所到之处,敌人望风披靡。指,指点、计数。岛门,指海岛。
(3)来庭岂为修文德:难道是为了讲求仁义而出兵征伐吗?
(4)柔远初非黩武功:最初出兵并非是为了黩武逞雄。
(5)牙帐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在秋色以外设牙帐接受投降,在月光明亮的夜晚奏捷报。
(6)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长久以来我惦念着百姓的疾苦(生活困苦),从此以后,我要让天下百姓都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