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清凉境,巉岩卷复垂。
劳心愧自省,瘦骨夕鸣悲。
膏雨随春令,寒霜惜大时。
文殊色相在,惟愿鬼神知。
五台有怀
五台山,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境内,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这首诗是诗人对五台山的描绘和怀念之情的表达。下面逐句进行解读:
- 又到清凉境,巉岩卷复垂。
译文:我再次来到了五台山,看到了这里的峭壁悬崖。
注释:清凉境,指的是五台山的清凉寺,是五台山的重要景点之一。巉岩,是指陡峭的岩石。卷复垂,形容岩石的形状像卷起的云一样。
赏析:诗人在描述自己再次来到五台山时的心情,感受到了五台山的壮丽景色。这里的“巉岩”和“卷复垂”形象地描绘了五台山的峭壁悬崖,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山的气势和险峻。
- 劳心愧自省,瘦骨夕鸣悲。
译文:我心中感到劳累,惭愧于自己的反省。夜深人静时,我感到一阵悲伤。
注释:劳心,指内心的忧虑和压力。愧自省,指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和自责。瘦骨,形容身体消瘦。夕鸣悲,形容夜晚的悲伤情绪。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思考。他感到自己的内心充满了忧虑和压力,对自己的反思和反省感到惭愧。同时,他也感受到了夜晚的悲伤情绪,这是一种对生命、对自然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 膏雨随春令,寒霜惜大时。
译文:春雨滋润万物,寒霜珍惜着季节。
注释:膏雨,指春雨。随春令,形容春雨的到来顺应了春天的季节。寒霜,指寒冷的霜。惜大时,形容珍惜宝贵的时光。
赏析:诗人在这里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季节的变化。春雨滋润着万物生长,寒霜也珍惜着自己的存在。这种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时间的珍惜都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 文殊色相在,惟愿鬼神知。
译文:文殊菩萨的神像就在眼前,我希望鬼神能够理解我的愿望。
注释:文殊,指文殊菩萨,是佛教中的智慧和觉悟的象征。色相,指神像的形象和外貌。惟愿,表示希望的意思。鬼神,指超自然的神灵。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文殊菩萨的敬仰和对超自然力量的理解。他认为文殊菩萨的神像就在自己的眼前,希望自己能够理解和接受这个神圣的存在。同时,他也希望得到鬼神的帮助和支持,以实现自己的心愿。
这首诗通过描绘五台山的景色和季节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和思考。他通过对五台山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感情和情感,同时也展示了自己对生命、对自然和对超自然力量的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