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百馀里,警跸惠山泉。
竹倚青松外,藤悬秀岭巅。
垂杨初匝幔,新藻写澄渊。
惟爱此清洁,开言点素笺。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把握、语言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赏析,并注意要与文本相关联,不可脱离文本。
“扬帆百馀里,警跸惠山泉”:船儿扬起了帆,百多里的路程,惊动了山中的清泉。百,数词,百多,形容路程遥远。“惠”,地名。惠山,在今江苏省无锡市。“警跸”,皇帝出行时禁止行人通行。此句写船儿扬帆百多里,惊动山中泉水,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译文:扬帆远行数百里,惊动了山中的清泉。
“竹倚青松外,藤悬秀岭巅”:竹子靠近苍翠的松树,藤萝挂在秀丽的山岭顶端。“倚”,依靠,靠着。“悬”,悬挂。“秀”,美丽,秀丽。此句描绘了一幅清新优美的画面,表现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译文:竹子靠在苍翠的松树边,藤萝悬挂在秀丽的山岭顶端。
“垂杨初匝幔,新藻写澄渊”:垂柳刚刚环绕着窗帘,新的荷花在清澈的池水中显现。“匝”,环绕。“藻”,指水草和莲藕之类的水生植物。“写”,显现。“澄渊”,清澈见底的池水。这两句描写了一幅美丽的景色,表现诗人喜爱大自然的情感。译文:垂柳刚刚环绕着窗帘,新的荷花在清澈的池水中显现。
“惟爱此清洁,开言点素笺”:我最爱这里的清洁,打开书信写下来。“惟”,只,只有。“爱”,喜爱。“开言”,写信。“点”,写,用笔写。“素笺”(素纸),白纸。此句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译文:我最爱这里的清洁,打开书信写下来。
【答案】
示例1:这首诗是一首咏物抒怀诗。首联写舟行之遥,动景为主,动静相宜;颔联写舟行所见,静景为主;颈联进一步写舟行所见,动静相辅,形象生动;尾联写情,直抒胸臆。全诗以舟行所见为线索,由动及静,由景及情,层次井然,结构严谨。
译文:扬帆远行数百里,惊动了山中的清泉;竹子靠在苍翠的松树边,藤萝悬挂在秀丽的山岭顶端;垂柳刚刚环绕着窗帘,新的荷花在清澈的池水中显现;我最爱这里的清洁,打开书信写下来。
示例2: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律。全诗先写舟行之遥,动景为主,动静相宜;颔联写舟行所见,静景为主;颈联进一步写舟行所见,动静相辅,形象生动;尾联写情,直抒胸臆。全诗以舟行所见为线索,由动及静,由景及情,层次井然,结构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