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沓群峰接,潆洄九隘通。
片云晴作雨,高树午多风。
碛近扶珠幰,沙平骤玉骢。
凌歊何用筑,三伏杪秋同。

【赏析】:

这是一首咏道中景色的七绝。诗中描绘了九隘道上,晴时云雨,午时多风;碛沙平远,玉骢骤驰;三伏杪秋同日的景象。全诗语言朴实,意境优美,富有情致。

“合沓群峰接,潆洄九隘通。”首联点题,写九隘道上的奇观:山峦重迭,层峦叠嶂,群峰相接,形成天然屏障,九个隘口环流而过,使九隘成为天路。这一句是描写九隘道上的自然景观,写出了九隘道的险峻和美丽:“合沓”指重迭,重叠;“潆洄”形容水波回旋。此句既写景,也为下文作铺垫,为后面的景色作了铺垫,为后文的景色做了铺垫。

“片云晴作雨,高树午多风。”颔联写途中所见之景。云起而作雨,树摇而多风。诗人用“晴”、“雨”、“昼”、“夜”四个字,把天气变化写得生动形象,突出了天气多变的特点。“高树”即高大的树木。“多风”即风很大。这两句是写途中所见的天气变化。

“碛近扶珠幰,沙平骤玉骢。”颈联写沿途所经之地。“碛”(jī)是沙漠,这里泛指沙漠地带。“扶”字写出了车辆行驶艰难。“幰”是帷幔或车盖的篷子,这里泛指车辆。“玉骢”即骏马。这两句是写途中所见的沿途风光。

“凌歊何用筑,三伏杪秋同。”尾联抒发作者的感慨。“凌歊”指冒着炎热的风浪。“三伏”即夏季最热的时候。《说文》曰:“杪(miǎo)秋,秋末也。”“凌歊”与“杪秋”相对。这两句意思是:何必要修筑道路,因为炎夏已过,秋季来临,气候宜人。这一句是作者对前面景物的感叹,抒发了作者对美好环境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