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西崖月,徘徊碧树颠。
乱云纷似絮,远火小于钱。
松老涛声劲,天低塔影连。
疏钟何处发,清韵半空悬。

【注释】

即事:应景之作。西崖月:指月亮挂在山崖上。碧树颠:指月光照射下,树木的轮廓如在天上一样(碧:青绿色)。

乱云:指天空中流动的云雾。纷似絮:形容云朵像散乱的棉絮。

远火小于钱:远看灯火微弱如同铜钱一样。小于钱:比“小于钱”更小。

松老:形容松树枝叶繁茂苍劲。涛声劲:形容松涛声音强劲有力。

天低塔影连:指塔影与天相接,形成一条线。

疏钟何处发:指寺庙中的钟声悠扬。

清韵:指钟声清脆悦耳。半空悬:形容声音在空中回荡,仿佛悬挂在空中。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夜晚景象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月光照耀下的景色和声音,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赞美之情。

首句“今夜西崖月”,以时间为背景点明地点,为下文的景物描写做铺垫;“徘徊碧树颠”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月光洒在树上的场景,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乱云纷似絮,远火小于钱”运用比喻手法,将流云比作飘散的棉絮,将远处的灯光比作铜钱,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画面。

第二、三句“松老涛声劲,天低塔影连”,则通过对松树和山峰的描述,展现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松老”一词不仅写出了松树的生长状态,也寓意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追求;而“天低塔影连”,则通过描绘塔与天相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天地万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末两句“疏钟何处发,清韵半空悬”,则是诗人对声音的感受,他通过听寺庙中的钟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而“清韵半空悬”则形象生动地描述了钟声回荡在空中的场景,给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感受。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载体,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声音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同时也展示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