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参差;鸟声上下。

【注释】

目绵堂:指唐代诗人郑谷(840?—910?)的堂名。绵,长丝。堂联,对仗工整的楹联。竹影参差:形容竹林里竹子的影子参差不齐,随风摇曳。鸟声上下:形容鸟鸣的声音在空间中上下回荡。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清幽淡雅的画面,充满了浓厚的书卷气和自然韵味。

“竹影参差;鸟声上下。”首句写竹影,竹影在风中摇曳生姿,仿佛无数细丝在舞动,给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感觉。次句写鸟声,鸟儿在树枝间跳跃飞翔,发出各种悦耳的叫声,仿佛是大自然的交响乐。这两句诗通过对竹影、鸟声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淡雅的自然之美。

第三句“日绵堂联”是对前两句的总结与升华。“绵”,在这里有绵延、延续的意思。“堂联”,即对联,是中国文学的一种独特形式,通常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半部分为横批,下半部分为正文,要求对仗工整、意蕴深远。这首诗的作者巧妙地将前两句中的景物与“日”联系起来,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竹影随着阳光的照射而变得更加明亮,鸟儿的歌声也在阳光的映衬下更加悠扬动听。这种描绘不仅使画面更加生动,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这首诗以竹影、鸟声为切入点,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淡雅的美。同时,诗中的“日绵堂联”也是一首成功的对联作品,其巧妙的构思和严谨的结构,使得整首诗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又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