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贝多铃岁收好,机妇家家理妆早。
明星灼烁坐纺车,桀埘惊起鸡声哗。
银丝抽出白如雪,唯恐布成憎布劣。
入市易棉铢两多,喁喁笑语颜色和。
债户粮差气如虎,贱售且纾一时苦。
老弱依然聚短檐,一身尺布不曾添。
纺纱行
纺织女工在吉贝多(今属印度尼西亚,古代称为“东印度”)每年收获好,机妇家家理妆早。
明星照耀坐着纺车,桀埘鸡鸣声哗人惊。
银色丝线抽出如雪白,唯恐布成憎布劣。
入市易棉铢两多,喁喁笑语颜色和。
债户粮差气如虎,贱售且纾一时苦。
老弱依然聚短檐,一身尺布不曾添。
注释:
- 吉贝多:指吉贝岛,位于印度尼西亚,是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港口。
- 纺车:一种用来织布的机器。
- 桀埘:形容鸡鸣声很大。
- 银丝:指的是丝线的颜色,银白色。
- 铢(zhū)两:古代重量单位,一铢约等于0.06克,一两约等于10钱,1两约等于50克。
- 喁喁(yú yú):形容说话声音轻细,也形容笑声。
- 贱售:低价出售。
- 一时:短时间内。
- 老弱依然:指老人和孩子。
- 短檐:低矮的屋檐。
译文:
纺织女工在吉贝岛每年收获好,机妇家家理妆早。
明星照耀坐着纺车,桀埘鸡鸣声哗人惊。
银色丝线抽出如雪白,唯恐布成憎布劣。
入市易棉铢两多,喁喁笑语颜色和。
债户粮差气如虎,贱售且纾一时苦。
老弱依然聚短檐,一身尺布不曾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纺织女工的生活片段,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们辛勤劳作的场景,以及在艰难环境下仍坚持生活的坚韧精神。诗中既有对纺织女工勤劳的赞美,也有对她们在社会压力下仍保持乐观态度的赞扬。同时,通过对纺织过程的描写,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方式,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